《灾难事故与避险自救》课程平时作业1
提示:学习完第一章和第二章后完成此次作业。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5分)
(从A. B. C. D. 中选择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的字母标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应迅速离开火场,在安全的环境中拨打火警电话 D 。 A.911 B.120 C. 110 D.119 2. 下列火灾能用水灭火:B
A.碱金属引发的火灾; B.纸张燃烧引起的火灾; C.高压电气装置引发的火灾; D.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引发的火灾.
3.乘坐旅客列车时发生火灾时应当利用车厢前后门逃生、利用 B 逃生和疏散人员逃生。A.电梯 B.车厢的窗户 C.车厢底部 D.车厢顶部
4.遇到地铁火灾乘客要牢记两点:一是 B 。二是要镇定。 A.看好自己物品 B.不要贪恋财物
5.当汽车发动机发生着火时,驾驶员应 C ,让乘车人员马上下车,并迅速切断电源,用随车灭火器,对准着火部位的正面猛喷,将火扑灭。 A.马上报警 B.用水灭火 C.迅速停车 D.大声呼救
6.当汽车在加油过程中发生火灾时,要立即 B ,迅速将车开出加油站(库),用随车灭火器或加油站的灭火器将油箱上的火焰扑灭。 A.打电话报警 B.停止加油 C. 将油加满
7.如果乘坐地铁时遇火灾,注意要朝 C 火源的方向逃生。 A.通向 B.垂直 C.背离 (C)
8.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距燃烧物 B 米左右时,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 A.2 B.5 C.10 D.20
9.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度。A A.70~90 B.15~30 C.30~45 D.45~60
10.在室外使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选择方向喷射。D A.下风 B.垂直 C.任何 D.上风
11.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和 A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清水灭火器 C. 泡沫灭火器 12.火灾种类的B类是指 C 。
A.含碳固体火灾 B.可燃气体火灾 C.可燃液体火灾 D.金属火灾 E.带电燃烧的火灾,
13.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当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 向燃烧的容器中喷射,但不能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A
1
A.上部 B.下部 C.中部 D.侧面
14.在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一般固体性火灾时,最好与水或 B 配合使用,这样可有效地防止燃烧物质复燃。
A.沙土 B.泡沫灭火器 C.清水灭火器 D.二氧化碳灭火器
15.在使用空气泡沫灭火器时,可手提或肩扛迅速奔到火场,在距燃烧物 D 米左右,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紧握喷枪;用力捏紧开启压把,打开密封或刺穿储气瓶密封片,空气泡沫即可从喷枪口喷出。 A.3 B.10 C.15 D.6
16.发生大地震时 B 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降低重心,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 A.背 B.面
17.发生大地震时 A 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降低重心,作好防御姿势。 A.背 B.面
18.地震时傍山而居的人员,要迅速撤离到 D 地带,防止山体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地震引起的危害。
A.山上 B.高处 C.山顶 D.安全
19.地震时刚好在山坡,千万不要往 A 跑,而应躲在山坡上隆岗的背后。 A.山上 B.山脚 C.山顶
20.居住在海边和船上的人员,如果发现海水突然迅速后退,比平时退潮更快,退潮位更低,就要考虑 D 突然袭击的可能。
A.泥石流 B.飓风 C.台风 D.海啸
21.感知海啸后,要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船上人员要迅速撤离船只到陆上,住在海滨低处的人员也要尽快向 A 转移避难。 A.高处 B.山脚 C.低处
22.地震时办公楼内的工作人员,要立即藏在牢固的 C ,震后从楼梯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点。
A.办公桌上 B.电梯间 C.办公桌下
23.地震时工厂里正在作业的人员,要马上 C ,切断电源,然后迅速撤离。 A.报警 B.撤离 C.关闭机器
18.事发后 B 小时的“黄金时期”,是灾民生还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A.12 B.24 C.36 D.72 24.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白色、蓝色、黄色、 D 和红色。 A.绿色 B.黑色 C.橘色 D. 橙色
2
25.若发现溪水突然混浊并有大量枯叶及小枯枝顺流而下时,是 A 暴发的前兆,应立即远离河域以保证安全。
A.山洪 B.地震 C.泥石流 D.台风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25分)
(判断下列句意是否正确,正确的标为T (True),不正确的标为F (False),并将答案的字母标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6.不是所有的液体都能拿来灭火的。T 27.打开窗户能透气,有助于助灭火。F
28.家用电器着火后应先断电后灭火,切忌不断电即用水泼。T
29.油类、酒精等起火,可用水去扑救,也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F
30.当烟雾呛人时,应该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并要用湿毛巾、浸湿的衣服等捂住口、鼻并屏住呼吸,不要大声喊叫,以防止中毒。T 31.如果房门已被烈火封住,要赶紧开门逃生。F 32.高层楼宇发生火灾时,要抓紧向楼下跑。F
33.当起火车厢内的火势不大时,不要开启车厢门窗,以免大量的新鲜空气进入后,加速火势的扩大蔓延。当车厢内火势较大时,被困人员可用坚硬的物品将窗户玻璃砸破,尽量破窗逃生。T
34.在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液体火灾时,要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T
35.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T
36.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T 37.熔化的铁水、钢水能用水扑救。F
38.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引发的火灾能用水扑救。F
39.高压电气装置引发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不能用水扑救。40.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T
41.地震时刚好在山坡,要抓紧往山下跑,同时还要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胁。F 42.由于孕震区处于地壳激烈变动前夕,临破裂前地下热能发生了剧烈扩散,并通过某种途径输送给了大气。导致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T 43.地震突发时要选择开间大的房间躲避。F
(F 地震突发时要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内墙墙根、墙角躲避。
44.人们习惯上把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把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台风。F
45.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到屋顶、大树、围墙、等泥坯墙屋顶、电
3
线杆高处避险。F
46.山洪暴发前后不要轻易涉水过河。确要过河,要有绳子一手拉绳,无绳时要手持竹棍或木棒,试探过河。T
47.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如听到这种声音,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T
48.沿山谷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T
49.发现泥石流即将爆发后的迹象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往沟谷两侧的山坡或高地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切忌朝着泥石流的下游走。T
50.若在野外,切勿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这里最易受到雷击。T
三、匹配题 (每题1分,共25分)
(将A栏与B栏的内容匹配,使句意完整、正确;并将答案的字母标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A)
火灾中: A 51. 防烟的方法C 52. 防热的方法A 53. 躲避的方法D 54. 呼救的方法B B A. 淋湿身上的衣服,用棉被浸湿裹在身上 B. 人应卧倒在地面上呼救。 C. 主要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鼻口呼吸。 D. 选择临街的或有阳台的房间,以便于观察火情, (B)
火灾种类与适用的灭火器具: A 55. A类,指含碳固体火灾G 56.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H 57. 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I B E. 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一般可用沙土 F. 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G. 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58. D类,指金属火灾E 59. E类,指带电燃烧的火灾F H. 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I. 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