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儿咩咩叫 概 况 适用范围: 语文学科 一年级 时间跨度: 4周 课堂指导: 5课时 主 题 走进“羊村” 选 题 依 据 小朋友天生喜欢小动物,老师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亲自感受等途径,了解家乡的品牌特色——“羊”文化,感受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动物的兴趣,愿意与同伴交流,感受合作和分享的快乐。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说一、两句话,意思清楚,说话自信有礼貌,能准确地转述别人说的一、两句话,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综合水平。 培 养 目 标 1)视频欣赏“羊的家族”,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在了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 3)会用基本句式“这是什么和什么、谁在哪里干什么”等介绍羊,尝试合作完成课本剧,感受合作的快乐,做到态度大方,口齿清楚; 4)在寻找、理解羊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口头或图文方式表达观察所得和自己的想法。 实施策略 1)教师确定主题,制订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方案,并设计好各阶段的活动任务单; 2)通过猜谜语、小小主持人等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适时指导; 3)通过对收集的资料归类,指导学生排练课本剧; 4)采用低年级学生喜爱的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激发学习热情。 题材网络 羊儿咩咩叫 认识羊 走进羊 猜一猜 认一认 找一找 看一看 说一说 演一演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理解羊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理解谜面中的部分生字,对“羊”产生兴趣。 2.理解不同的羊名字,激发对汉字的喜爱,学会倾听和交流。 [活动步骤] 一【课外活动】 和家长一起找一找,说一说,你在哪里看见羊? 任务单:羊儿羊儿快出来 和家长一起找找哪里看见“羊” “羊”字在这里 报纸、电视、书本、大街……) 二【课堂指导】 第一课时 1.猜谜激趣: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上山吃青草,见人都叫妈。(羊) 身穿大皮袄,野草吃个饱,过了严冬天,献出一身毛。(绵羊) 白胡子老汉种黑豆,天天种,遍地丢,只见种,不见收。(羊) 2.欣赏视频《羊的家族》,交流看到的羊是什么样子的。 3.师归纳小结,练习说话:这是什么羊。它有两只尖尖的角。羊有4条腿。羊有两只长耳朵。羊在山上吃草……4.学生上台交流,注意认真倾听。 5画一画我的羊。 三【课外活动】 和家长一起认一认羊,试着用上句式这是什么、什么和什么。 任务单: 山羊 绵 羊 羊驼 黄羊 藏羚羊 岩羊 盘羊 波尔山羊 青羊 第二课时 【课堂指导】 1.各小组汇报最新发现。 2.交流:我是一只小小羊。学生能够边说边模仿。 3.引导:羊的叫声有什么含义?羊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4.欣赏:家乡的羊。 【课外活动】 学生能够邀请同学、家长共同在网络上查询松隐羊肉的故事。 任务单:圈一圈招牌上的字,看谁认得多 松隐镇在2004年加 快了肉羊基地场建设, 引进波尔山羊改良本地羊, 采用科学饲养管理提升养 羊生产水平,提升了经济 效益。基地提供包括肉羊 羊种培育创新工作、肉羊 养殖技术指导、大型养殖 场建设、养殖户羊圈建设、 畜牧机械设备、牧草种子。 对号入座,找找羊在第几位 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第三课时 【课堂指导】 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集体欣赏羊的不同品种:绵羊、山羊、黄羊、羚羊、青羊、盘羊、岩羊。 3.说一说:我喜欢_哪种羊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