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生态市建设规划
章丘市处于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内,近几年来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来此投资兴办企业。市区南部的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区内实现了水、电、暖、汽、天然气、通讯、网络、有线电视、道路、排污和场地的“十通一平”。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运作模式,努力打造投资安全、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的人性化综合投资服务环境。通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2004年引进引办内资企业149家,总投资过1.48亿元,新批11家外资企业,总投资过1000万美元的三个,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世界500强可口可乐落户章丘,增强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生产力布局
从生产力密度图1-2-4看,章丘市生产力主要集中在全市东北部及中部地区,主要沿国道、省道、铁路分布。工农业密集带主要分布在刁镇、绣惠、相公庄、宁家埠、普集等5个乡镇及明水街道办事处、双山街道办事处、枣园街道办事处、埠村街道办事处。6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集中在这几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其中刁镇是全市最大的工业镇。农业生产力布局主要分三个带:南部山区林果开发带,中部以粮食、蔬菜、花卉为主的高产高效带,北部以大棚瓜菜、设施农业为主的种养结合带。
(六)生态环境建设特点
1、环境质量现状
2004年章丘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在控制目标内,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达89.62﹪,工业烟尘去除率达96.23﹪。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截至2004年底环境噪声达标面积已达16.38平方公里。
2、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近年来,章丘市加大了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力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多方面进展。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后三次制定了《章丘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方案确定的各类茶水炉、经营灶、锻铸造、耐火材料、小石子、小石灰窑、小造纸厂以及其他污染设施,严格按照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实施整治。通过实施治理工程,使所排污染物实现长期稳定的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不断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和推进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现有山东东辰工
9
章丘生态市建设规划
程塑料有限公司、山东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一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与工艺,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完成一批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工程,使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在规定指标内。编制了《章丘市有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生产工程,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既降低了焚烧秸秆带来的大气污染,又为农村提供了清洁的能源和肥料。
(七)社会发展特点
1、人口控制与人民生活
全市人口继续保持稳定缓慢的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0年以来保持持续下降状 态(图1-2-5),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9‰。
人口总数1009896自然增长率121086420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单位:万人94929088868482图1-2-5 1978-2004年章丘市人口总数及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单位:千分之一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改善。2004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7.97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45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8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57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98元;人均生活费支出3220元,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6.7。城乡居民金融资产不断增加,200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93.93亿元,人均为9480.22元。
城乡居民居住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5.2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6.8平方米。2004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7.3﹪。据抽样调查城市耐用消费品如彩色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普及率均达90﹪以上,家用电脑增长速度很快,仅4-5年的时间普及率已达40﹪左右。在农村除已普及的耐用消费品增长
10
章丘生态市建设规划
稳定外,其他的需求均很旺盛,增长率都在20﹪以上。
2、城乡建设
2004年,建成区面积达23.5平方公里,城市绿化率达37.58﹪,2005年1月获得“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同步进行。2004年投资1.7亿元,完成了城区内双山大街、百脉泉街、唐王山路、铁道北路等11条道路改造建设。总长度40余公里,实现一区一景,主城区雨污水分流,为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城市公用事业发展迅速。水厂生产能力逐步提高,2004年为9万吨/日,比去年增长28.9﹪。天然气用户达2050户,全年供气量达8.5万立方米。全年自来水供应量1553万吨。公交事业稳步发展,交通便捷程度不断提高,2004年末,全市公交汽车营运线路8条,拥有各种公交营运车辆100余辆,各种类型出租车475辆。
3、科教卫生
2004年全市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65项,其中火炬计划5项,省市科技攻关项目12项,推广计划2项,实现科技成果20项。申报专利125件。复审合格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8家。
近年来,章丘市坚持普教与职教整体推进,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04年教育费用占全部财政支出的25.01﹪,注重科研兴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济南市教育工作全方位目标管理考核中,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全市现有各级学校303所,其中小学250所,初中41所,高中阶段学校7所,在职教职工1万余人。全市现有幼儿园(班)559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初中适龄入学率99.2﹪,巩固率99.29﹪,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4﹪。全市现有市属职业中专3处、电大(2003年设职业中专部)、济南交通技校共5处职业学校。
文化、新闻、宣传、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广播平均每周播出时间5.8小时,电视平均每周播出时间56小时。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医疗条件不断改善。2004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8个,其中医院6所,卫生机构床位1825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46人。每千人拥有床位1.6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7人。
4、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落实了“两确保,一低保”。职工退休养老制度、劳保医疗
11
章丘生态市建设规划
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但受保比例仍然较低,目前全市企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26家。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按规定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劳动就业体系不断完善,再就业工程取得的进展,全年通过各种途径使5682人实现了再就业。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