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6:25: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其它项目的检定和测试 10 显示能力的测试

可在通电检查时一起进行(一般只测基本量程)。由电压源供出直流电压信号,观察被检表能否作连续变化。现以20000序列为例说明如下:

也可以按下列规则进行。

被检点能一点不漏地作上述变化,其显示能力是好的,否则是有一定问题的。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正、负极性(尤其注意正负零位是否交替出现),小数点及过载显示能力等。 11 分辨力的测试

一般只在最小量程测被检表的最高分辨力(灵敏度),可采用具有高分辨力的测量装置进行测试。例如由信号源供给直流信号使被检DVM显示值为某一数值,同时读出测量装置的示值U1;然后微调使被检DVM读数在末位上变化一个字,再读出测量装置的示值U2。则两次示值之差ΔU=U2-U1即为被检表的分辨力。 12 输入电阻和零电流的测试

将被检DVM投入工作状态,改变输入电压,DVM测量端子的输入电压变化量ΔU与其输入电流变化量ΔI之比为工作状态下的输入电阻,用Ri表示。依此定义可用图7接线按如下程序操作:

图7 输入电阻和零电流的测试

当K1、K2处在下列位置时,分别读取被检DVM的不同指示数:

K1置于1,K2置于3时,指示值为U13 K1置于1,K2置于4时,指示值为U14 K1置于2,K2置于3时,指示值为U23 K1置于2,K2置于4时,指示值为U24。

根据上述读数,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被检表的输入电阻和零电流: 输入电阻

其中

零电流

零电流也可以用微电流计进行测试。如图8是用检流计的方法测试零电流的大小。

`

图8 用检流计测零电流

将检流计G接在DVM的输入端,R为一分流电阻,则零电流:

其中:α--检流计偏转格数; r--检流计内阻; C1--检流计灵敏度常数。 13 串模干扰抑制比(SMR)的测试

SMR(NMR)测试电路如图9所示。图中T为隔离变压器,US为交流电源,V为交流电压表。一般应在最小值程进行测试,先在输入端加一直流电压E(如干电池等),E的电压值接近满度的1/2~1/3,并保持不变。然后再叠加交流电压Us,逐渐加大,使被被检DVM有一个ΔUsm变化,记下此时所加的交流电压峰值Usm。串模干扰电压的大小应使被检表读数有明显变化,但不能超过允许电压值。则有:

测试中应注意:

13.1 交流干扰源不宜于50Hz电网电压,最好用音频信号发生器或交流电压源,但具有自动频率跟踪的DVM要使供电电源和干扰源为同一电源。

13.2 SMR值的大小与干扰电压的频率和相位有关。一般情况下,可取串模干扰源的频率与仪器说明书的规定值相一致。

13.3 若SMR与被测直流电压大小有关,应读取最不利的直流电压时的SMR值为测量结果。 13.4 加上串模干扰后,若DVM的显示值不稳定,应取其中最大的偏差值。 13.5 线路中电容C可用1μF左右的云母电容。 13.6 没有抗干扰能力的DVM,可不进行测试。 14 共模干扰抑制比(CMR)的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10所示。

图9 串模干扰抑制比的测试

图10 共模干扰抑制比的测试

输入端加上一个直流电压E(使DVM显示为满刻度的1/2~2/3),然后加入共模干扰电压Uc(包括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两种情况),逐渐增加Uc使DVM指示有一个明显的ΔUcm变化为止,电阻R为不平衡电阻,是模拟被测信号源与地之间有一定电阻所必须的。R=2KΩ是统一规定值。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c,那么对交流和直流共模干扰抑制比分别为:

测试应注意:

14.1 交流共模干扰源的频率可按说明书中的规定选取。干扰电压的大小应使DVM有明显变化,但不要超过最大允许电压(包括所加点直流电压)。 14.2 具有保护输入端G的DVM,应将G端接于A点。 15 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

一般只测绝缘电阻,只有在用户提出要求时才进行耐压试验。 15.1 绝缘电阻的测定

测定DVM的绝缘电阻可使用兆欧表(摇表)、兆兆欧表或伏特微安表等。试验电压按表3的规定,试验部位如表4的规定。 表3

表4

所测的绝缘电阻数值应满足SJ947-75《电子测量仪器的安全要求》的规定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15.2 耐压试验

试验部位与所列表4相同,试验电压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五、检定周期和检定结果的处理 16 检定周期

DC-DVM损坏修复后,应进行修理检定。

搜索更多关于: 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 的文档
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w3v08919e0088t3wpr2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