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3:17: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第二部分 一 得分

第一部分 (1~5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5)《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澄澈月光中竹影斑驳的迷人夜景。

2.下列各组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天下独绝 ..

B.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C.春冬之时 山川之美 ..D.不以疾也 自以为大有所益 ..

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即杭州西湖,作者白居易是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青莲居士。 D.《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2017年12月9日,有长城志愿者发现一队“驴友”在密云古北口蟠龙山长城

第一部分 二 三 四 五 第三部分 总分

一巨大敌楼内烧火做饭(见图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制止并灭火,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但几位驴友强行下山,景区无法确认其身份,现场图片显示城墙墙体已被熏黑。

图一 图二

材料二:12月24日,成都地铁晒出的一张图片(见图二)火了!在成都地铁三号线上,地铁电视正播到“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一位小朋友就对着电视敬礼!面对这动人一幕,网友纷纷点赞“从小培养的民族荣誉感,长大了必然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少年强则国强”……

(1)孟子认为是非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假设材料一中的一位驴友看到材料二中男孩的表现,其本性良知被激发,对“长城烧火做饭”事件公开致歉,请你对此做出评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阅读材料二,以《厉害了,我中华少年》为题目,给图二配一段描述性文字。(10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6~24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2分)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1题。(10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___ .

(2)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 奔: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 属:____________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5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 .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____ ..(3)时闻风铎 闻:____________ .(4)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度:____________ .

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19题。(12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chōng):夕阳。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负势竞上 负:____________ .

(2)泠泠作响 作:____________ .(3)梅花为寒所勒 勒:____________ .(4)山岚设色之妙 设:____________ .

17.下列各组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B.急湍甚箭 今岁春雪甚盛 ..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皆在朝日始出 ..D.梅花为寒所勒 歌吹为风 ..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文描写的对象不同,但是两位作者却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0~24题。(12分)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剋③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④母,请设馔⑤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⑥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⑦。”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⑧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剋:约定。④白:告诉。⑤馔(zhuàn):饭食。⑥审:确实。⑦乖违:违背。⑧升堂:登上大厅。

20.《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告”的义项有:①上报,报告;②告诉;③告发,检举;④告假,请假。“二人并告归乡里”中的“告”的意思,应选的一项是( )(填序号)(1分)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二人并告归乡里 并:____________ .

(2)将过拜尊亲 拜:____________ .(3)至其日 至:____________ .(4)巨卿果到 果:____________ .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选文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25题 50分)

25.作文。(50分)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这一道美丽的风景》为题,创作一篇写景文章。

要求:(1)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名和校名。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w52a6tyaw77t6k14pg60zn011oo6h01am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