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西北油城克拉玛依市南部有座沉寂多年,海拔近千米的泥火山,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石油涌出,形成独特的石油涌泉景观。泥火山寸草不生,但随着石油涌出,涌泉口的周围却生长着一圈耐贫瘠的绿色植物。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泥火山出现石油涌泉,表明该地( ) A.地壳活动活跃 B.地表岩层破坏
C.地壳开始下沉
D.石油不断形成
2.涌泉口周围出现植物,主要原因是因为石油涌出导致( )
A.肥沃火山灰增加 B.冰川融水量增多 C.地下水随之涌出 D.涌泉口气温上升
2020年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的山体“身高”进行新的测量。1975年我国测得的珠峰峰顶雪面高度为8848.13米,2005年测得的珠峰峰顶岩石面高度为8844.43米。下图为中国测量登山队登山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登顶珠峰的最佳时间及可能面临的危险是( ) A.1月 大风 C.8月 暴雨
4.队员们在攀登过程中( ) A.可以记录丰富的自然带谱 C.可能采集到海洋生物化石
B.沿途可见峡湾地貌 D.一直沿着山谷前行 B.5月 流雪 D.11月 干旱
5.中国测量队两次测得珠峰“身高”数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板块持续运动,导致山体下沉 C.侵蚀作用增强,导致高度下降
B.全球变暖加剧,冰川大量融化 D.测量技术发展,排除冰雪厚度
无瓣海桑属高大乔木,为红树林先锋植物,种植三年即可郁闭成林,林内光照垂直梯度变化大,温差小,湿度大且稳定。淇澳岛(22°25'N,113°38'E)位于珠江入海口,滩涂广阔,1985年引入无瓣海桑并大规模成林。随后又对岛内无瓣海桑纯林进行改造试验,引入木榄、红海榄等多种红树科灌木,最终形成混交林。下图为该岛试验区内不同年龄木榄平均密度和高度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 后期纯林改造时,淇澳岛引进的海南红海榄在次年开春后幼苗大面积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滩涂地下水位高,影响根系呼吸 C.淤泥质海岸,土质黏重
B.珠江入海口,海水盐度低 D.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7.木榄和无瓣海桑混交后,不同年龄木榄生长状况差异较大,推测其原因是( ) A.木榄争水争肥能力强 C.无瓣海桑林下光照条件差
B.相互侵占生存空间 D.无瓣海桑林下热量条件差
波兹鲁兹岛曾为中亚咸海中面积最大的湖心岛,在近一百年中,岛屿面积扩大了11倍(如图)。1984年,苏联军方在此建立了生化研究基地,1990年撤离后岛上还留存着大量用于实验测试的病原体。据此回答8-9题。
8.苏联当时选择在波兹鲁兹岛建设生化研究基地,主要是因为该地( )
A.水源充足 B.位置封闭 C.地质稳定 D.气候干旱
9.波兹鲁兹岛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填海造陆
C.泥沙堆积增多
D.入湖水量减少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ly,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里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总量减去自身呼吸作用后的剩余部分。植被NPP反映了自然环境下区域植被生产能力。植物群落及其生产能力除了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土壤特性等影响、主要与气候因子关系密切。根据材料完成10-11题。
10.关于漳州市植被NPP分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山县植被NPP数值大于13.5 C.植被NPP数值平和县大于华安县 11.推测云霄县自然环境特点( ) A.地形平坦
B.气候冷湿
C.植被茂密
D.土壤肥沃
B.华安县植被NPP数值为15~15.5 D.植被NPP数值东山县大于龙海县
下图为某校地理教师暑期西藏研学途中拍摄的西藏山地照片,照片显示山顶依稀有雪,山上林木植被分布呈现马鬃状。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的植被主要是( ) A.落叶阔叶林
B.冷杉林
C.常绿阔叶林
D.高山草甸
13.山上林木分布呈马鬃状是因为( ) A.山脊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沟谷多冰雪融水,地温过低
B.沟谷过于干热,不利植被生长 D.沟谷被流水侵蚀,土层瘠薄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下图),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为大量珍稀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这里降水季节差异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据此完成14-15题。
14.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是各种珍稀动植物理想的栖息环境。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类型多样 C.地形复杂多样
B.沼泽湿地广布 D.无人类活动干扰
15.卡卡杜国家公园雨季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受东北信风控制 C.受东南信风控制
B.受西北季风控制 D.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某高山苔原带海拔2140~2210米处,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入侵严重且区域差异明显。图一示意该山苔原带不同海拔和坡度条件下的草本入侵程度,图二示意不同土壤颗粒含量随草本入侵程度的变化。读图完成16-18题。
16.该山地山麓的自然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17.草本植物入侵面积最大的区域位于 A.较低海拔处的缓坡 C.较低海拔处的陡坡 18.随着草本植物的入侵,土壤 A.孔隙增大,水分增加 C.孔隙增大,水分减少
B.孔隙减小,水分减少 D.孔隙减小,水分增加 B.较高海拔处的陡坡 D.较高海拔处的缓坡 B.热带季雨林 D.苔藓、地衣
读图“我国某山地西坡(实线)和东坡(虚线)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山地最可能位于( ) A.湖南
B.上海
C.青海
D.河北
20.该山东、西坡降水量相差最大处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 A.300米
B.500米
C.800米
D.1000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