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七单元 中和反应专项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含有酸根的物质
一定是酸
C.盐中一定含有酸根离子
D.能电离出OH的
-
化合物一定是碱
2、某酸一个酸分子能电离出n个H+,则该酸的酸根的化合价为( )
A.+n
B.-n
C.n
D.无法判断
3、下列物质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
A.固体食盐
B.氯化钾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氯
酸钾溶液
4、某盐电离出两种离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2∶3,则金属的化合价为( )
A.+2
B.+3
C.+1
D.+4
5、下列试剂中能把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石蕊试液
D.硝酸银溶液
6、常温下下列稀酸中与较活泼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的是( )
1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D.磷酸
7、除去稀硝酸中的少量盐酸,可以选用( )
A.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B.足量硝酸银溶液
D.适量硝酸银溶液
8、下列物质可以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有( )
A.FeCl3
B.AlCl3
C.CuCl2
D.AgCl
9、下列物质中能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且生成沉淀的是( )
A.Na2CO3
B.BaCl2
C.NaOH
D.Ba(OH)2
10、下列物质中能与烧碱反应的是( )
A.生石灰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
D.氢氧化钾
11、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 ) 色
12、下列固体物质中放入足量盐酸仍不消失的是( )
A.铜
B.石灰石
C.生石灰
D.烧碱
A.变为红色
B.变为蓝色
C.不变色
D.变为无
13、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左盘上放一张纸,再放上氢氧化钠 B.右盘上放一张纸,再放上氢氧化钠 C.右盘上放一烧杯,再放上氢氧化钠 D.左盘上放一烧杯,再放上氢氧化钠
14、下列物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的是( )
A.Cu
B.BaCl2
C.CuO
D.CO2
2
15、下列物质中可以与盐酸反应,但是不生成气体的是( )
A.Ag
B.MgCO3
C.Al(OH)3
D.Fe
16、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A.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 C.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
B.使紫色石蕊不变色的溶液 D.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
17、酸具有通性的本质是( )
A.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酸溶液可以导电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酸根离子 D.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18、下列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2?CaCO3 C.Cu?Cu(OH)2
B.H2SO4?H2 D.Ca(OH)2?NaOH
19、下列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2Al + 6HNO3 = 2Al(NO3)3 + 3H2? B.CaCO3 + 2NaOH = Ca(OH)2 + Na2CO3 C.FeO + 2HCl=FeCl2 + H2O D.2Fe + 6HCl=2FeCl3 + 3H2?
20、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选用( )
A.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
化钡溶液
21、向4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10克36.5%的盐酸,溶液的pH值将( )
A.由>7变为<7 B.由<7变为>7 C.由>7变为=7
3
D.不变
22、将10克20%的稀硫酸和1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入指示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紫色石蕊变红 C.无色酚酞变红
B.石蕊不变色 D.无法判断
二、下列各题有1~2个答案正确: 23、下列物质中不溶于稀硝酸的是( )
A.Fe(OH)3
B.BaCO3
C.AgCl
D.BaSO4
2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HXM = XH+ + MX
- B.M(NO3)X = M+X + NO3
C.M(OH)X = MX+ + (OH)X X
-
-
D.H2MO3 = 2H+ + M4+ + 3O2
25、现有一pH为5的溶液,欲使其pH值变为9,则应加入( )
A.水
B.pH值为8的溶液
D.pH值为10的溶液
C.pH值为9的溶液
26、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A.生石灰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硝酸
27、在足量盐酸中放入7克含杂质的锌,得到0.2克氢气,则所含杂质可能为( )
A.Al
B.CaCO3
C.Cu D.Fe
4
28、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