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一次独立的、综合的运用,探索和解决计算机网络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使其对原有知识系统化,达到能系统理解,综合掌握并进一步扩展知识的目的。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选题应符合所学专业方向,应涵盖本专业三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3.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典型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
4.设计工作要有一定的编程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
5.选题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基本原则是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并能较好的发挥自己创造才能。
6.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毕业设计的独立子课题。
7.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大致分为四类:中小型企业网站设计与开发、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与维护、中小型企业网络安全设计、园区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学生可在教师给定的参考题目(见后文)中选题,也可结合自身专业爱好及学习专长在规定范围内自由选题。
二、毕业设计内容要求
1.毕业设计的选题应符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业务范围和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既要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又要有明确的实际背景和应用。
2.毕业论文除具备上述条件外,其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或最新科技术情况做到既要有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又要有应用前景。
3.毕业论文内容要翔实、论点要正确,避免空洞无物,脱离实际或抄袭他人之作。
4.毕业设计(论文)一定不要脱离“网络”而存在。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形式及要求
毕业论文应采用中文撰写;一般由七部分组成,依次为:①封面、②中文摘要、英文摘要③关键词、④目录、⑤正文、⑥感谢、⑦参考文献、⑧附录,具体要求见学院网站“电气工程系”主页的“资料下载”专区“毕业论文格式及交件要求”。
补充:
(1) 可将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翻译成英文附于论文后面。
1
(2)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格式见下图:
摘 要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供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全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其实,字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论文的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毕业设计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为毕业设计做技术准备,另一方面是学习论文的写作方法。一篇优秀的论文对启发我们的思维,掌握论文的写作规范很有帮助。
论文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论文中的几个主要部分的写作方法提出一点参考性的意见。
1.论文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必要时)组成。前置部分包括: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部分(必要时)依次按附录A、附录B的顺序编排。
2.前置部分 (1) 论文封面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并能体现与专业的联系,恰当、简明、引人注目。题目要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30字以内。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 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不超过500字,以200~300字为宜。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3.引言
前言部分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
2
首先要阐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设、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部分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对一篇论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一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4.正文
正文是论文核心部分,占论文的2/3左右。在这部分中,要将整个研究开发工作的内容,包括理论分析、总体设计、模块划分、实现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论述。
主体部分的写法,视选题的不同可以多样,研究型论文和技术开发型论文的写法就有明显的不同。
研究型的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数学模型,算法推导,形式化描述,求解方法,计算程序的编制及计算结果的分析和结论。
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
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
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
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论文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可就全篇顺序编号,也可分章依序编号。
5.测试及性能分析
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
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
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
6.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7.致谢
在致谢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