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材料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材料
? 某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
「自然地理特征」
①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 ②地形特征 ③气候特征 ④土壤、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 ⑤水文特征 ⑥植被 ⑦自然资源等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城市、商业与贸易、文化与旅游、科技、政策等
? 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1.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递变规律) ;
2.时间分配(季节季化;年际变化、年较差、日较差)
? 描述等值线分布特点:
1.数值大小及递变规律
2.弯曲情况(如北半球夏季等温线陆北海南)
3.走向(如: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或延伸方向(如等温线与纬线平行、与海岸线平行、与等高线平行等)
4.疏密情况:等值线密集说明单位距离变化大(如等温线较密集说明温差大;等压线密集说明风力大) 5.高值、低值中心
? 影响等温线弯曲(走向)的因素:
1.纬度 2.海陆热力性质(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5.人为因素 (如城市热岛)
地 形 ?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及分布 2.地势起伏状况大小 3.地势变化趋势 4.特殊地貌 5.海岸线特征
?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1.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工程量小 2.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1.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 2.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1.河流向中部汇集,水系为向心状 2.等高线呈四周高,中间低
?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 1 -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材料
?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带谱越复杂
2.海拔、相对高度:山地的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带谱可能越复杂
? 同一自然带变化
1.纬度越高海拔越低:
2.同一座山同一自然带带谱:阳坡海拔高度大于阴坡
?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主要影响因素):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如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
? 岛屿的成因:
1.大陆岛(地壳运动)如台湾岛、海南岛; 2.火山岛(火山喷发),如夏威夷群岛;
3.珊瑚岛(生物沉积),如马尔代夫、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4.冲积岛(河流沉积),如:崇明岛。
? 分析地形(或地形区)的成因:
内外力共同作用。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例1.渭河平原的成因?(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堆积) 例2.长江三峡的成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 刚果盆地(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板块张裂,地壳下陷。 ? 海岭和海沟的区别
海岭: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由地幔物质(岩浆)喷出海底堆积而形成,下一次喷发的岩浆会把上一次的物质向两侧推移。故海岭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其岩石年龄最年轻。
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相遇,由于大洋地壳的密度比大陆地壳要大,故大洋地壳向下附冲入大陆地壳,成形成海沟。故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一般其岩石年龄最老
? 海岸山脉或岛弧的成因: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 2 -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材料
? 冲积扇成因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流出山谷口,地势陡降趋于平缓,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山谷带来的大量泥沙就堆积在山谷的出口,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
?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 洲: ① 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①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 洲: ① 欧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① 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 山区面积广大,地形起伏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②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 人为原因:④ 对植被的破坏
? 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
1.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易积水,排水不畅
2.气候条件:海拔高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表积水
3.水文条件: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凌汛、泛滥造成地表水在洼地聚集 4.地质条件: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气 候 ? 描述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
2.气温的特征:①冬夏(或全年均温)气温 ②日较差 ③年较差
3.降水的特征:①降水量多少②季节分配(季节变化和年季变化)③降水类型(锋
- 3 -
2016届高三地理复习材料
面雨、地形雨、台风雨、对流雨等)
4.若为某地区的特点还需描述空间分布(如东北多西南少等)
? 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
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 气候成因:
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2.大气环流因素(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 3.海陆分布 4.地形地势 5.洋流 6.人类活动因素。
?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 3.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性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海洋性强冬季气温较高,夏季气温较低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除上述重要因素外,下列因素也会影响气温: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其它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全球变暖水平自然带向高纬移动,垂直自然带向高处移动)
?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1.纬度越低气温日较差越大:因为低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较大。
2.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3.大尺度的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大。如: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
4.小尺度的地形区:凹地比凸地的气温日较差大,因为凹地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大。如:如泰山日较差小于附近平原上的济南。 5.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天
6.高压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低压控制地区
?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1.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长的年变化越大 2.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 3.海拔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绿地小于裸地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