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二
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地理答案
1.B 2.B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同一经线纬度相差1°距离约为111km,温泉到乙村的距离=(26°22′-26°
21′)/60×111km≈1.8km,所以本题选B。
2.我国位于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甲纬度较高,
白昼较长,日落较晚,且东北方向地势较低,对阳光无阻挡作用,故甲看到日落比较晚,A错;山
峰纬度高、地势高,看到日落晚,D错;丙村和乙村纬度较低,白昼较短,日落较早,与丙相比较
乙处西北地势较高,看到日落时间更早,所以该题选B。
【点睛】
在地球上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的一般方法是:
(1)若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或几乎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1千米,
即用两点间的纬度差乘以111千米即可。
(2)若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或几乎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1×
cosα)千米(α为两点所在纬线的度数.注意:要尽可能用纬度30°、45°、60°的三角函数值),
即用两点间的经度差乘以(111×cosα)千米。
(3)若两点的经纬度均不同,要利用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知识求解,即先分别计算出经度差
和纬度差的距离(即直角边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律求出斜边的长度既为两点间的实际距离。
3.A
4.B
【解析】
3.据图可知,该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日本山脉、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可判断应为滑雪场;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南美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故B错误;
火山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城市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东亚、北美洲东北部,故CD错
误;所以该题选A。
4.结合上题分析,据图,该地理事物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日本山脉、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等高山高原地区,故该题选B。
5.C 6.D
【解析】
5.读图可判断该河流为湄公河,湄公河注入南海,属于太平洋,故A错误;湄公河发源于我
国青藏高原,故B错误;湄公河流域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径流量大,故C正确;
该流域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丰富,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6.湄公河中上游流经横断山区、中南半岛,经济落后,人口较少,用电需求小,故①错误;
修建水库能够调节径流,削峰补枯,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故②正确;修建水利工程,可以调节径
流的季节变化,能够增大枯水期下游水资源的配置量,故③错误;水利枢纽能够调节径流,使下游
径流季节变化变小,改善航运条件,故④正确,所以该题选D。
7.C
8.B
【解析】
7.美国人口最早集中在东北部,西进运动指大量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迁移和进行开发。结合
美国农业带分布,美国在西进运动后形成的 “小麦王国”有②、④,B、D错。“棉花王国”是③,
“畜牧王国”是①,C对,A错。
8.西进运动加快了西部的开发,推动了美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B对。促进了美国工业化的
发展,A错。农业生态环境破坏加重,导致土壤退化、沙化等问题,C错。促进了美国现代经济的发
展,D错。
9.C
10.B
【解析】
9.“引入智能机器人、从珠海总部紧急调200名员工驰援格力武汉工厂”等说明格力集团非
劳动密集型企业,①错误。格力集团在武汉设立生产基地可以辐射湖北、湖南、江西,因此市场需
求量大,②正确。武汉作为华中重镇,附近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③正确。“从
珠海总部紧急调200名员工驰援格力武汉工厂”说明科研力量有待提高,④错误。故C正确。
10. 本题易采用排除法,珠海经济更发达,武汉劳动力成本低,①错误。由料“引入智能机器人,减少流水线作业用工量。2017年9月,格力公司从珠海总部紧急调200名员工驰援格力武汉工厂”说明驰援武汉200名员工不会是普通员工,应是现代智能制造熟练技工。因此②正确,④错误。故B正确。
11.B 12.C 1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山脉和河流,学生要掌握我国山脉与河流的分布。 11.图中①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上,不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A错误;②山脉是贺兰山,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对;③山脉位于南方地区,不是南北方分界线,C错误;④山脉是秦岭,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D错误。
12.图示山脉中,③是雪峰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上,其他三个都不是,选择C。
13.图示山脉中,①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②是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③位于长江流域,④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选择C。
14.D 15.B 【解析】
14.读图,格尔木西北方向有阿尔金山,西南方向是昆仑山,东北方向是祁连山,库格铁路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在甲处穿越阿尔金山,D对。A、B、C错。
15.库格铁路选线时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需要,是市场需求,A错。穿越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B对。经过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C错。穿越青藏高寒区和非季风区,D错。
16.C 17.A 【解析】
16.台湾岛降水东多西少;地势中间高,东西低;经济发达,工业品出口多;因面积小、落差大、降水丰富,河流短小、急,水能丰富,D正确。
17.我国台湾岛四季水果种类丰富的主要原因是地跨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类型多样,海拔差异大,垂直气候显著,A正确;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好;夏秋季节台风较多,对水果生长影响大。
18.B 19.D 20.A 【解析】
18.据图可知,甲地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因此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故选A。 19.据图可知,甲所在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北回归线经过,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且地表多沙漠,下渗量大,因此河流少。故选D。
20.阿拉伯半岛主要是阿拉伯人,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为发展中国家。故选
A。
21.C 22.D 【解析】
21.据图可知,该季节澳大利亚大陆形成高压中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此时应为南半球的冬季,故选C。
22.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故选D。
23.(1)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到达的少;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形成沙漠。
(2)光热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河流沿岸,灌溉水源较充足。 (3)反对。理由:大面积发展农业造成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土地沙化,荒漠扩大;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面积缩小,生态环境退化;由于灌溉方式不当,造成土壤盐渍化。(或支持。理由:本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阔,有河流和地下水可灌溉,农产品品质好)
【解析】(1)图示地区为我国塔里木盆地,主要从海陆位置和地形方面进行分析。 (2)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源条件分析回答。干旱地区光热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盆地地形,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形成河流,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3)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反对主要从生态环境方面分析回答。支持主要从自然条件分析对生产的有利影响。也可以分析农产品品质好。
24.(1)特征:平原地区铁路多且呈网状分布,山区铁路较少,分布稀疏。主要原因:人口和城市分布是影响着交通线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活动频繁,交通需求量大,而且铁路建设容易,所以铁路多,路网稠密;山区相反,铁路较少分布稀疏。
(2)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各地与北京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北京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城市,其影响力辐射全国。
(3)完善和激活铁路网,提高运输效率;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本题以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影响交通分布的因素、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读图中部和东南部平原地区铁路较多,北部和西部山区铁路较少;影响铁路分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从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多,区域之间的联系越多,对交通的需求量越大;而且,经济越发达,区域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雄厚,利用交通建设和技术条件越有保障;从图示来看,津、京两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货物的中转量大,交通压力大,该区域的交通密度较大。从自然角度平原地区建设成本低,山区建设成本高。
(2)本题从北京的城市等级和职能去分析。北京为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等级高,可辐射全国,与全国各地都有联系,所以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意义主要有沟通区域联系、缓解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率、带动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络等社会、经济效益。
【点睛】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为主导因素,自然因素为限制性因素,主要影响交通线路的建设成本和工期长短;科技因素为支撑,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铁路建设的意义:(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3)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有利于社会稳定。(4)战略意义: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②有利于巩固国防。
25.(1)地势特征:中间高、南北两侧低。依据:河流的流向(或河流由中间的山地向南北两侧流)。
(2)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高,社会福利待遇好;自然环境优越,风景秀美;国民整体素质高,社会治安条件良好;老龄化严重,鼓励高素质移民迁入。
(3)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体魄和心脏康健;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多,空气清新;海拔适宜,导致温度及气压适宜,身体无不良反应;水质清纯、含矿物质较多,有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1)结合国界,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横贯,根据河流的流向,河流由中间的山地向南北两侧流。判断瑞士的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南北两侧低。
(2)瑞士是欧洲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高,社会福利待遇好。瑞士森林覆盖率高,河湖众多,风景旖旎,环境优良。国民整体素质高,社会治安条件良好。该国也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地,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鼓励高素质移民迁入。
(3)成为长寿之地,主要从地形、植被、海拔、水质等自然因素分析。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体魄和心脏康健。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多,空气清新。海拔适宜,导致温度及气压适宜,身体无不良反应。水质清纯、含矿物质较多,有利于身体健康。
26.淡季出行车辆相对较少,道路通畅,能够减少交通费用和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堵车等意外事件;很多旅游胜地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淡季出游游客稀少,几乎没有拥挤、排队现象;在旅游淡季中,不管是机票、车票、景点门票,还是宾馆、酒店,甚至连地方特产,都会推出的优惠价格,可减少出行开支;在淡季中,工作人员能做好及完善各项服务工作。
【解析】淡季旅游的优势,主要从交通、游客数量、景区接待能力、费用、服务等方面分析。淡季出行车辆相对较少,道路通畅,能够减少交通费用和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堵车等意外事件。很多旅游腹地在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淡季出游游客稀少,几乎没有拥挤、排队现象。在旅游淡季中,不管是机票、车票、景点门票,还是宾馆、酒店,甚至连地方特产,都会推出优惠价格,可减少出行开支。在淡季,工作人员能做好及完善各项服务工作。
27.可可西里夏季水草丰富,食物充足;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能适应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自然条件恶劣,天敌少;国家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大。
【解析】青海可可西里成为藏羚羊等高原野生动物“快乐天堂”,说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优越。自然条件一般从其自身和生存环境方面分析,如藏羚羊适应了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该区湖泊、沼泽密布,特的气候条件和与此相适应的植被类型,为藏羚羊等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说明有藏羚羊依赖的丰富食物和水源;自然条件恶劣,天敌较少;人文条件主要是该区腹地为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并且可可西里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较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