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1109 m m m ± m m -49352 2 m ± m m 1 m ± m
表2-21 E柱内力组合表
层次 位置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内力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荷载类别 恒载① 活载② 地震荷载③ 竖向荷载与地震力组合 ①+② (①+②)±③ 8 m m ± m m m ± m m m ± m 7 6 5 m m ± m m 4 m 柱底 柱顶 3 柱底 柱顶 柱底 柱顶 柱底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 m m m ± m m 2 m ± m m 1 m ± m
2.1.8 截面设计
(1)承载力抗力调整系数?RE
考虑地震作用时,结构构件的截面采用下面的表达式:
S≤R/?RE(对轴压比小于的柱,偏压状态时,?RE=,受剪
时?RE=
式中 ?RE——承载力抗力调整系数,取值见表2-22;
S——地震作用效应与其它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R——结构构件的承载力。
注意在截面配筋时,组合表中地震力组合的内力均应乘以?RE后再与静力组合的内力进行比较,挑选出最不利组合。
表2-22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
材料 钢筋 混凝土 结构构件 梁 轴压比小于的柱 轴压比不小于的柱 抗震墙 受力状态 受弯 偏压 偏压 偏压 ?RE 各类构件 (2)横向框架梁截面设计
受剪、偏拉 取底层框架梁为例说明计算方法,其它层计算方法类似。
V1=209.2M1=-333.27 1 92.218 1 2 2 V3=200.37M3=-315.21 42.32 3 V4=156.81M4=-194.93113.91 4 5 5 M5=-28.3M2=209.57 3 4
图2-14 底层梁内力示意
梁控制截面的内力如图2-14所示。图中M单位为kN·m,V的单位为kN。
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c =mm2,ft=mm2),纵筋为HRB335(fy=300N/mm?b=
2箍筋为HPB235(fy=210N/mm?b=。
a、梁的正截面强度计算(见表2-23)
b、梁的斜截面强度计算(见表2-24)
为了防止梁在弯曲屈服前先发生剪切破坏,截面设计时对剪力设计值进行调整如下: V??V(Mbl?Mbr)ln?VGb
式中 ?v——剪力增大系数,对二级框架取;
ln——梁的净跨,对第一层梁,lnCE=6.7m, lnEF=1.9m;
VGb——梁在重力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1 VGb?1.2(q恒?q活)?ln;
2Mbl,Mbr——分别为梁的左、右端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
值。由表2—18查得:
CE跨:顺时针方向 Mb=·m Mb=·m
逆时针方向 Mb =·m Mb=·m
lrlrEF跨:顺时针方向 Mb=±·m
逆时针方向 Mb=m·m
计算中Mb+ Mb取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较大值。 lrrl剪力调整: CE跨:
Mlrb+Mb= +=·m>+=·m
VGb=+×××1/2×=·m
EF跨:
Mlb+Mrb=+=·m>VGb=+××
VC右?VE左=×+= kN VE右=×+= kN
×1/2×= kN·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