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可编辑--
起重机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有: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差、操作失误、没有高度重视机
械的安全作用; 业务素质差,没有搞清楚起重机的构造、 原理、性能,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或起重机在本身设计、制造上存在缺陷;作业环境不符合使用要求或吊装方案(措施)不完善等。
起重机械事故特点
1)事故大型化、群体化,一起事故有时涉及多人,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
2)事故类型集中,一台设备可能发生多起不同性质的事故。
3)事故后果严重,对人员伤害往往造成恶性事故,一般不是重伤就是死亡。
4)伤害涉及的人员可能是司机、司索工和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其中司索工被伤害的比例最高。
5)在安装、维修和正常起重作业中都可能发生事故,其中,起重作业中发生的事故最多。
6)重物坠落是各种起重机共同的易发事故;汽车起重机易发生倾翻事故;塔式起重机易发生倒塔折臂事故; 室外轨道起重机在风载作用下易发生脱轨翻倒事故;大型起重机易发生安装事故等。
起重机械事故种类及原因
1)重物坠落。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
不当、电磁吸盘突然失电、 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 (特别是制动器失灵, 钢丝绳断裂)等都会引发重物坠落。处于高位置的物体具有势能,当 坠落时,势能迅速转化为动能,上吨重的吊载意外坠落,或起重机的 金属结构件破坏、坠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2)起重机失稳倾翻。起重机失稳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操作
不当(例如超载、臂架变幅或旋转过快等) 、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原周使倾翻力矩增大, 导致起重机倾翻; 二是由于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机沿路面或轨道滑动,导致脱轨翻倒。
3)金属结构的破坏。庞大的金属结构是各类桥架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整台起重机的骨架,
不仅承载起重机的自重和吊重, 而且构架了起重作业的立体空间。 金
--
--WORD格式--可编辑--
属结构的破坏常常会导致严重伤害,甚至群死群伤的恶果。
4)挤压。起重机轨道两侧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与建筑结构
之间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 使运行或回转的金属结构机体对人员造成夹挤伤害;运行机构的操作失误或制动器失灵引起溜车, 造成碾压伤害等。
5)高处跌落。人员在离地面 >2 m 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
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的伤害。
6)触电。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其任何组成部分或
吊物与高压带电体距离过近, 感应带电或触碰带电物体, 都可以引发 触电伤害。
7)其他伤害。其他伤害是指人体与运动零部件接触引起的
绞、碾、戳等伤害;液压起重机的液压元件破坏造成高压液体的喷射伤害;飞出物件的打击伤害;装卸高温液体金属、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品,由于坠落或包装捆绑不牢破损引起的伤害等。
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措施
1)由于台风、超载等非正常载荷造成起重机械倾翻事故时,应
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起重机械制造、 维修单位维保人员到达现场, 进 行施救。当有人员被压埋在倾倒起重机下面时,应先切断电源,采取 千斤顶、起吊设备、切割等措施,将被压人员救出,在实施处置时,
必须指定 1 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现场指挥, 并采取警戒措施, 防止起 重机倒塌、挤压事故的再次发生。
2)发生火灾时,应采取措施施救被困在高处无法逃生的人员,
并应立即切断起重机械的电源开关, 防止电气火灾的蔓延扩大; 灭火时,应防止二氧化碳等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
3)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对触电人员进行现场救护,预防因电气而引发的火灾。
4)发生人员从起重机械高处坠落事故时,应对受伤人员立即进
行抢救,并根据需要拨打 120 或直接派车送往医院抢救, 并采取相应 措施,防止再次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5)发生载货升降机故障,致使货物被困轿厢内,操作员或安全
管理员应立即通知维保单位, 由维保单位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置。 维
保单位不能很快到达的, 由经过训练,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
作业人员,依照规定步骤释放货物。
专业资料可修改可编辑 范文范例 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导范文
--
--WORD格式--可编辑--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