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5)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3)前两空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本诗正是运用了这一修辞手法来写雨与大地上的景物,使雨与大地上的景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第三空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考查过渡句。过渡句是一个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5)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碧绿、紫红、肥胖、轻捷、颜色、形态
(2)①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②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3)拟人、声响、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5)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3)前两空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第三空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此题主要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 (5)此题考查对中心思想的概括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