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六)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8 23:14: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六)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A.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C.可以采取公有独资、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 D.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 A. √ B. √ C. √ D.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

A.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 A. √ B. √ C. √ D. √ 3.资本主义工资

A.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B.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 C.小于工人的劳动在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 D.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A. √ B. √ C. √ D. √

4.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成一般包括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福利保险 A. √ B. √ C. √ D.

5.在下列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A.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控制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增强 A. B. √ C. √ D. √

6.在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生产集中和合并采取的形式有 A.纵向合并 B.工业和农业合并 C.横向合并 D.混合合并 A. √ B. C. √

D. √

7.货币的各种职能中其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A. √ B. √ C. D.

8.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一般表现为

A.货币供应增速加快 B.物价持续普遍上涨 C.货币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 D.货币贬值 A. B. √ C. √ D. √

9.通过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可以发现

A.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价值增殖,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实质上不矛盾 C.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D.剩余价值是在生产中产生的,但要以流通为条件 A. √ B. √ C. √ D. √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产业政策 D.收入政策 A. √ B. √ C. √ D. √

11.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D.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A. √ B. √ C. √ D. √

12.纸币储蓄与金属货币贮藏的作用存在的区别主要有 A.金属货币贮藏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纸币储蓄则不会 B.纸币储蓄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金属货币贮藏则不会 C.金属货币贮藏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而纸币储蓄则不能 D.纸币储蓄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而金属货币储蓄则不能 A. √ B. C. √ D.

1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B.转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C.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A. √ B. C. D. √

14.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是

A.购买阶段 B.运输阶段 C.生产阶段 D.销售阶段 A. √ B. C. √ D. √

15.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

A.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分为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D.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三部分组成 A. B. C. √ D. √

16.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是 A.农业平均利润 B.级差地租 C.农业工人的工资 D.绝对地租 A. √ B. √ C. D. √

17.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一般关系是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

C.利息率受平均利润率的制约 D.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按同一方向变化 A. B. √ C. √ D. √

18.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 √ B. √ C. D. √

19.商品的交换价值是

A.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商品的自然属性 D.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A. √ B. √ C. D. √

20.决定市场利息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利息的高低 B.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 D.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A. B. √ C. D. √

21.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A.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产业资本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经济生产强有力的支配者 A. √ B. √ C. √ D. √

22.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

A.能够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 B.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

C.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 D.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 A. √ B. √ C. √ D. √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A.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 C.各种混合经济中公有经济占主体 D.公有制经济采取了多种实现形式 A. √ B. √ C. D. √

24.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C.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D.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现象 A. √ B. √ C. √ D. √

2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C.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D.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A. √

B. √ C. √ D.

26.资本主义工资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 A.工资被看做是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支付工资 C.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 D.工资依劳动熟练程度而不同 A. √ B. √ C. √ D. √

27.我国现阶段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

A.鼓励、支持、引导其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

B.消除体制障碍,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C.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D.支持有比较优势的非公有制企业对外投资 A. √ B. √ C. √ D. √

28.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的差别是 A.生产价格直接同资本相联系,价值直接同活劳动相联系 B.价值直接同资本相联系,生产价格直接同活劳动相联系 C.各部门的生产价格在数量上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D.各部门的生产价格在数量上和价值完全一致 A. √ B. C. √ D.

29.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商品市场包括 A.消费品市场 B.资本市场 C.生产资料市场 D.劳动力市场 A. √ B. C. √ D.

30.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知 A.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只有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

D.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 A. √ B. √ C. √ D. √

3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Ⅰ(v+m)=Ⅱc B.Ⅰ(c+v+m)=Ⅰc+Ⅱc

C.Ⅱ(v+m)=Ⅰc D.Ⅱ(c+v+m)=Ⅰ(v+m)+Ⅱ(v+m) A. √ B. √ C. D. √

32.经济全球化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具体表现在 A.可望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B.可望发挥各国相对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在全球传播 C.发展中国家可望实现“后发优势”的机遇

D.可望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A. √ B. √ C. √ D. √

33.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 A.生产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分配全球化 D.贸易全球化 A. √ B. √ C. D. √

3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的前提条件有 A.企业拥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 C.资本自由流动机制 D.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充分的竞争机制 A. √ B. √ C. √ D. √

35.物质资料的生产

A.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 B.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C.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D.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A. √ B. √ C. D. √

36.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Ⅰ(c+v+m)=Ⅰc+Ⅱc B.Ⅰ(c+v+m)=Ⅰ(c+Δc)+Ⅱ(c+△c) C.Ⅰ(v+m)>Ⅱc D. A. B. C. √ D. √

37.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是 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 B.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 C.流通中的媒介不同 D.流通中的目的不同 A. √ B. √

C. √ D. √

38.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和联系是

A.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C.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D.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基础,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A. √ B. √ C. √ D. √

39.固定资本的有形(物质)磨损

A.与其使用程度成正比 B.与其使用程度成反比 C.与其使用时间成正比 D.与其使用时间成反比 A. √ B. C. √ D.

4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包括

A.创造出使用价值 B.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创造出劳动力价值 D.实现价值增殖 A. √ B. √ C. √ D. √

4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主要具体形式有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利息和银行利润 D.地租 A. √ B. √ C. √ D. √

42.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

A.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 B.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C.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与生产金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A. √ B. √ C. √ D. √

43.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劳动时间分为 A.自然力作用的时间 B.生产时间 C.必要劳动时间 D.剩余劳动时间 A. B. C. √ D. √

44.生产价格和价值的一定背离,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 A.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B.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生产价格的变动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D.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A. √ B. √ C. √ D.

45.我国现阶段,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A. √ B. √ C. √ D. √

46.价值形成过程是

A.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 B.再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过程 C.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D.物化劳动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 A. B. C. √ D. √

47.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B.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平均利润高于本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C.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平均利润低于本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D.全社会的价值总额与生产价格总额不相等 A. √ B. √ C. √ D.

48.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C.公有制经济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A. √ B. √ C. D. √

49.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 B.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重要条件 C.资本积聚的进行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集中的进行会加快资本积累 A. B. √ C. √ D. √

50.和单个资本的运动相比,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A.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

B.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 C.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剩余价值流通 D.不仅包括价值补偿,而且包括实物补偿 A. √ B. √ C. √ D. √

搜索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六) 的文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wpx81ciqe1xkfw968ko77t6k14pna01b1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