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俄罗斯恐怖分子袭击目标规律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全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1:53: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俄罗斯恐怖分子袭击目标规律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全文

俄罗斯恐怖分子袭击目标规律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全文

2013-1-14 7:58:03 字数:3451 中俄资讯网www.chinaru.info 西伯利亚研究 王一飞 庄弘炜

摘要:俄罗斯自独立以来,恐怖袭击时有发生,已经成为恐怖主义事件的高发区。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全球恐怖主义事件数据库中俄罗斯1991-2010年所遭受恐怖袭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恐怖分子选择袭击目标的规律,这对我国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有借鉴意义。 一、恐怖袭击目标分类

俄罗斯遭受的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所选择的袭击目标类型多種多样,几乎涵盖了政府、社会的各个层面,所造成的恐慌也是前所未有的。俄罗斯恐怖主义犯罪一般包括三種:(一)单纯的恐怖活动,专指俄刑法典第205条冠以恐怖主义名称的恐怖活动罪,主要是指实施了暴力或者暴力威胁行为,侵害不特定人的人身安全及其财产安全,制造恐慌,意在对政府机关的决定施加影响。(二)恐怖主义倾向的犯罪,是指刑法典第206条劫持人质罪、第207条故意虚假举报恐怖信

息罪、第208条组织或者参加非法武装罪、第277条侵害国务和社会活动家生命罪、第360条袭击被国际保护的人员或者组织罪。(三)具有恐怖主义特点的犯罪,指的是除上述(一)、(二)列举之外的其他恐怖主义犯罪,这些犯罪的实施是必须具有恐怖主义目的的。

结合俄罗斯官方对于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我们将恐怖袭击的目标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强制性机构、政府性目标、民用性目标、能引起社会重大恐慌的目标以及其他目标。其中强制性机构主要是指恐怖袭击目标中的警察、军队机构;政府性目标主要是政府性机构,包含俄罗斯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外国政府驻俄机构;民用性目标主要包括教育机构、媒体、非政府组织、通讯设施以及公共设施等;能引起社会重大恐慌的目标主要包括商业性目标、机场及航班、食物、水源、公民自身、宗教设施、游客和除飞机以外的运输工具。 二、恐怖袭击目标类型统计分析

全球恐怖主义事件数据库统计了1991年以来在俄境内发生的所有恐怖袭击,我们选用其中信息详细的1519件恐怖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将1991-2010年的总体数据列表1。对表1中数据进行细化,按年份将统计数据进行分类,利用SPS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俄境内发生的恐怖袭击目标类型变化图。可以发现俄罗斯恐怖分子在选择袭击目标类型时具有以下规律:

第一,强制性机构、政府性目标和能引起社会重大恐慌的目标是恐怖分子选择袭击目标的重点。该三类目标在1991-2010年发生的恐怖袭击中保持了较高水平,并且一直位列前三,虽然每年次序会有所变化,但是可以看出恐怖分子对这三类目标一直有着很强的偏好。如果把恐怖分子实施一次恐怖袭击看成一次风险投资,那么恐怖分子必然会考虑该恐怖袭击的投资风险和投资回报两个方面。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该回报即是恐怖袭击成功后借助国内外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有时甚至是夸大的描述,给社会制造的恐怖氛围、紧张气氛,并且带给政府的巨大压力。而这三类目标遭受恐怖袭击后所产生的影响,正好能符合这个特点。 第二,强制性机构为恐怖袭击目标的数量起伏较大,并且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强制性机构在1998年和2004年受到恐怖袭击的次数显著下降,但1999-2003年期间则又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在2001年达到峰值。这与1996年俄安全会议秘书列别德与车臣武装力量参谋长马斯哈多夫签署联合声明,宣布要和平解决危机,并在2001年前解决车臣最终地位问题以及1999年开始的第二次车臣战争有关,恐怖分子希望通过恐怖袭击给政府设置障碍,阻止和平进程。自2004年后,强制性机构受到恐怖袭击的次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说明恐怖组织在俄政府的强硬打击下,在经过一段时间袭击活动低迷后,出现反弹趋势。作为国家的强制性机构,警察、

军队已经成为俄罗斯恐怖分子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其职业风险性也在整个欧洲排名靠前。这使俄罗斯警察比美国和欧洲国家警察死亡的概率高2.5倍,不仅直接挑战了俄罗斯安全力量,也在极大程度上打击了民众信心,降低了民众对于政府信任感,给政府施加了极大压力。

第三,能引起社会恐慌的目标被选为袭击对象的概率在增大,数量在增多。这类目标鲜明的特点是一旦遭受恐怖分子袭击,必然会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这对于恐怖分子来说是极想得到的效果。因此,该类目标一直面临着极高的恐怖威胁,发生恐怖事件的概率较高。从图1中可以发现,该类目标受到恐怖袭击的折线出现明显的波动,在1993-1998年这个阶段,此类目标遭受恐怖袭击的次数处在同期其他目标类型之上。这一阶段也是俄罗斯独立以来政府管理较为薄弱的时期,对该类目标的安保工作没有做到位,致使恐怖袭击发生的次数居高不下。2006年之后,针对这类目标的恐怖事件再次快速上升,并且在2007年超过强制性机构成为最易发生恐怖袭击的目标类型,表明这类目标已经成为恐怖分子选择袭击对象时的首选。

俄罗斯恐怖分子袭击目标规律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wq2437fq88njyy26yqz6tzp834d3b018t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