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A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 4:42: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试卷编号: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河南科技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化工原理(下)试题(A) 适用班级:化工073、应化071、制药071、072 注意事项:1.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2.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证…考…准线 …_ _…__…__…__…__…__…__…__…__…_名…姓… …_ …__…___ …_…___…__封_级…班…… …_ __…__…__…__…__…__…__…__…业…专…_ 密__…__…__…__…__…__…__…__…__… …)…系…(…院…3.本试卷需A4演草纸( 3 )张。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合计 合分人签字 分数 20 30 10 40 10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道小题,共20分) 1、精馏操作一般用于分离___________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中各组分的___________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2、全回流(R = ?)时,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皆为___________,对相同的xD和xW,部分回流比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___________。 3、当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时,理论塔板数为____________。 4、某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为18块(包塔釜)其全塔效率为0.5,则实际板数为___________块。 5、难溶气体吸收属_________控制,主要传质阻力集中于_________侧。 6、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125,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R为___________,馏出液的摩尔分率为___________。 7、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 8、表示填料性能的几何参数有比表面积、孔隙率、__________。 9、将板式塔中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 10、在板式塔中,板上液面落差过大会导致___________ ;造成液面落差的主要原因有塔板结构、塔径和___________。 11、萃取操作一般用于分离___________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___________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12、在B-S部分互溶物系中加入溶质组分A,将使B-S互溶度___________。适当降低操作温度,B-S的互溶度将___________。 13、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压力大于___________的分压。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化工原理》(下册)试卷 A 第1页 共6页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共1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

A. 平衡线 B. 操作线与q线 C. 平衡线与操作线 D. 平衡线与q线 2、精馏过程的理论板是指( )。

A. 进入该板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平衡 B. 离开该板的气相与液相成平衡 C. 进入该板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相等 D. 离开该板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相等 3、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上( )。

A. 只进行传质作用 B. 只进行传热作用

C. 同时进行传热传质作用 D.不传质也不传热

4、由A、B两组分组成的理想溶液,在45℃下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是PA0=60kPa, PB0=30kPa, 其相对挥发度为( )。

A. 0.5 B. 1 C. 2 D. 2.5

5、已知精馏塔塔顶第一层理论板上的液相泡点温度为t1,与之平衡的气相露点温度为t2。而该塔塔底某理论板上的液相泡点温度t3,与之平衡的气相露点温度为t4,则这四个温度的大小顺序为( )。

A. t1>t2>t3>t4

C. t1=t2>t3=t4

B. t1<t2<t3<t4 D. t1=t2<t3=t4

6、操作中的精馏塔,在操作总压不变的情况下,当塔顶温度上升时,说明塔顶轻组分含量(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7、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

A.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 B.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

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 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8、关于温度对吸收过程中的平衡系数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亨利系数E增加 B.温度降低,溶解度系数H降低 C.温度升高,相平衡系数m不变

D.温度升高,亨利系数E,溶解度系数H,相平衡系数m均增加 9、为使吸收操作易于进行,通常可采用( )。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化工原理》(下册)试卷 A 第2页 共6页

A. 升温加压 B. 降温加压 C. 升温减压 D. 降温减压; 10、以下关于液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影响液泛的因素有:气液流量,流体物性,塔板结构

B. 液泛亦称淹塔,是指上升气流将板上液体带入上层塔板的现象

C. 当上升气流减小,气体通过省气孔的动压不足以阻止板上液体流下时,便产生液泛现象 D. 减小塔板间距可以提高液泛速度

11、在B—S部分互溶的萃取过程中,若加入的纯溶剂量增加而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萃取液浓度yA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确定 12、萃取剂S与原溶剂B的互溶度( )。

A. 小对萃取有利 B. 大对萃取有利 C.对萃取没有影响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3、物料的平衡水份一定是( )。

A. 非结合水份 B. 自由水份 C. 结合水份 D. 临界水份 14、在干燥过程中,提高湿空气的温度,其相对湿度( ),湿度(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15、已知某湿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则利用湿焓图不能直接获得该湿空气的( )。

A. 湿度 B. 焓 C. 露点 D. 比体积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萃取过程中,萃取剂加入量越多越有利。 ( ) 2、 当R低于 Rmin时,精馏塔就无法操作。 ( )

3、双膜理论假定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的阻力大部分存在于两个停滞膜层中,而两相主体内部也存在阻力,只不过与前者相比较小而已。( )

4、两组分理想物系精馏过程中,其最小回流比只与体系本身性质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5、如果精馏塔保温效果不好,两组分精馏过程的操作线方程就不是直线。( )

6、吸收过程中,若平衡线可以看作直线,则当操作线与平衡线平行时,气相传质单元数和理论塔板数相等。( )

7、在总溶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逆流萃取过程的最终萃余相组成最低,效果最好。 ( ) 8.影响雾沫夹带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液流量和空塔气速。( )

9、对水蒸气-空气系统,当空气不饱和时,其干球温度大于湿球温度,且都大于露点温度。 ( ) 10、干燥过程中,恒速干燥阶段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机理是一样的,都是由表面气化速率所控制。( )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化工原理》(下册)试卷 A 第3页 共6页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共3道小题,前2道小题各15分,第3道小题10分,共40分)

1.(15分)某连续精馏塔中,已知操作线方程为:精馏段y=0.723x+0.263;

提馏段:y=1.25x-0.0187。

若原料液于露点温度下进入精馏塔中,试求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液的组成及回流比。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化工原理》(下册)试卷 A

第4页 共6页

搜索更多关于: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A 的文档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A.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wy2p7v83r6msol1o3y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