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谈诗歌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区别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10:27: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诗歌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区别

作者:桑叶

来源:《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1期

【摘 要】面对高中学生易混淆诗歌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现状,简明阐述三者的区别,使学生能够快速明了区分三者的不同,减少答题的错误,进一步提高诗歌阅读的成绩。

【关键词】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区别 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42-01 最近发现,不少学生在做题时,常常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混为一谈。有甚者,索性一题当中三句全写,似乎是把这当作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其实这三个概念确实有相关联的方面,但三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有的。 一、借景抒情

这是极为常见的抒情方法。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有“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这里便是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这个手法关键在“借”字。既然是借,说明原来是有了情的,但还不够,须得再借助景物来加深情。所以说写景之前便有了情,情在景前。诗人已怀着浓浓的情感来写景,自然是景中有情了。 不过,借景抒情因是情在景前,作者写景只是为已生之情做烘托,所以选择写景时,可用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也可用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譬如《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初,杨柳如烟如雾,美得像个绿衣精灵,美好的春色令人沉醉,却是我黯然离家之际;现在,霰雪纷飞,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这便是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可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二、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顾名思义,是指把情融入景的手法。这样说来寓情于景的确和借景抒情差别不大。也是因为这个,我们在答题时,常把寓情于景放在借景抒情之后,浑似一体了。但两者之间也并非没有区别。寓情于景是把情感融入到景色中,情景一体。那么,同学们应该明白了吧,借景抒情可用正衬反衬的手法,但寓情于景则只能情景交融“同喜同乐”了。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把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当作手法,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为效果。 三、触景生情

谈诗歌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区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1ux5y92n76vac3ljxx41z4g1sgjh0187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