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含解析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A1、A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表,都有3 A和0.6 A两个量程,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则
A.R1:R2=4:1 解析:A 【解析】 【详解】
B.R1:R2=1:4 C.R1:R2=1:5 D.R1:R2=5:1
A1测量R1的电流,A2测量干路电流,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指针偏转角度相同,两个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一定不同.A2是使用0﹣3A的量程,A1是使用的0﹣0.6A的量程.A2的示数是A1示数的5倍,所以I=5I1,
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得:I2=4I1, 根据R=得: ∴R1:R2=故选A.
2.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
=I2:I1=4I1:I1=4:1.
解析:C 【解析】 【详解】
A.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 160cm=16dm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1/3.6m/s≈1m/s 左右,故C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3.我国航母舰载机起飞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导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舰载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的导体有强电流通过时,就可以受到强大的推力,下列各图中与弹射车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
A.电风扇
B.手摇发电机
C.电热水壶
D.电磁起重机
解析:A
【解析】分析: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分析解答。
解答:由题意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
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
A、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 B、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电热水壶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对于电磁学中的电流磁效应、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磁感应实验区分要注意条件。 4.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解析:A 【解析】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响度很大,故B错;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她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过来的,故C错; 声带不振动是不能发声的,故D错; 应选A.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1、S2均闭合.当电键S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中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大 解析:C 【解析】 【详解】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S2均闭合,电阻R1、R2并联,电压表测并联支路两端的电压,亦即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的电流. A.当开关S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错误. B.由于并联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不变,故B错误.
C D.由于开关S2断开,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小.故C正确,D错误. 答案为C.
6.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B.赶快去喊电工来处理 C.赶快用剪刀剪断电源线 D.赶快用绝缘物体使人脱离电线 解析:D 【解析】 【详解】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也不可以喊人来处理,因为触电现象是较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更不能用剪刀割断导线,剪刀是导体,自己也会触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C.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可知,本题考查对光的反射现象的认识。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像平面镜成像、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等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根据光的反射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光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不发光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8.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6V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和20Ω,电压表示数保持2V不变.为完成实验,应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B.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D.从岸上看到游泳池底好像变浅了
A.10Ω 2A B.20Ω 1A C.30Ω 2A D.50Ω 1A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由图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电压表示数保持2V不变,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4V,则R滑与R的比值是
2,当定值电阻阻值为20欧时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1大是40欧,所以ABC都不符合要求,故D正确.
9.在图所示的电路中,若把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对换,则( )
A.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 B.电灯亮,电压表示数为零 C.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电流表和电源要损坏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互换后,电流表与灯并联,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于是对灯泡短路,灯泡不亮;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并通过电流表和开关直接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相当于开路,所以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示数为零.故选A. 10.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解析: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