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5:14: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的小兴安岭吧! ② 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一处你熟悉的美景。

识字写字类模板: ① 提出生字:

② 教学生字:认读——教师范读,学生圈点、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组内朗读,互相解决、

借助字典,自主学习

识记——字理、字趣、联想 书写——示范、书空、练习、点评 运用生字——编故事、联系生活、办手抄报、读课外书、组词造句

例:“枯”字教学 (1)略版

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图略)

2、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边板书田字格,边讲解,学生跟随在田字格中练习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 (2)详细版

1、提出生字:教师呈现两组图片,第一幅初夏时期,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第二幅深冬时期,草木枯萎、凋零。让学生感受“枯”,顺势提出“枯”字。 2、教学生字

认读:教师示范读“枯”字,学生复读,全班齐读。

识记:联想理解“枯”字含义,“枯”字左右结构,“木+古=枯”,草木长得时间久了就会变老。 书写:①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枯”字,呈现“枯”字诀: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

要舒展。 ②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枯”字,先左后右,左窄右宽,注意笔画笔顺。 ③ 教师带领学生书空“枯”字。

④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请书写规范的学生到黑板上示范。

运用生字:以语文小组为单位,以“枯”字组词造句,看哪一个小组做的最好。最后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 写作(写话)类模板:

① 写作前指导:主题、要求、回忆 ② 写作中指导:内容结构、谋篇布局、写作技巧

③ 写作后指导:自读改错;组内范读;评阅,整体点评,个别指导

例:材料: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想想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1)采用情境导入法,激趣导入

师课前准备视频,视频内容为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和生活着的可爱小动物。 师:同学们,在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问题,小鸟,白兔……。

师:同学们,老师常想如果老师不是人类,老师想做一颗大树,夏天能让行人乘凉,秋天能长满丰盛的果实,长得很高,看到很远。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特别想成为的第二种身份? 生:回答问题小溪、小白兔。 师:同学们想法真丰富多彩,那今天就让我们动手写一写,让老师看看你们笔下的另一个自己。 (2)写作前指导,了解写作要求。

① 引导学生确立写作的主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② 明确写作要求:写作要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进行想象,转变身份;其次,描写“自然中的自己”如何生活、变化;最后加入情感,描写“自然中的自己”眼中世界的样子。 ③ 指导学生回忆相关材料。

46

(3)写作中指导,具体成文。

具体指导内容包括:内容结构,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的运用等。

① 内容结构——如:想象“我是一只小鸟”当你是一只小鸟时,你是什么样子的?你的家在哪里?生活的环境如何?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快乐或烦恼?飞翔在天空中的你眼里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如果是“溪流”、“大山”又会怎样? ② 谋篇布局——按怎样的顺序来进行描写:时间先后顺序,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 ③ 写作技巧——排比、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4)写作后指导,修改评阅

① 学生自读,发现习作中的明显错误并进行改正 ② 组内交流评议,互相评价修改 ③ 教师评阅,针对学生的整体问题进行全班讲评,对个体存在的问题通过评语进行专门指导。

3、课堂提问(练习) 模板:具体书写如下:

① 从文章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理解文章XXX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 ② 从文章的主旨思想入手: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精细阅读,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 ③ 从对文章中心的评价入手,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欣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评判能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例:《中彩那天》

(1)通过阅读文章回答,为什么父亲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在中奖后却闷闷不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 (2)父亲面对汽车和信用,最终选择了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的精细阅读,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

(3)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的看法,强化他们诚实守信的道德信念。

4、作业设计和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模板:

① 学生自己任选一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眼中的XXX.(比如是画画、照片、视频等,尤其是针对风景类材料时易采用)

② 观察XXX,仿照课文写作方式写一篇观察日记/小短文。(针对说明类的素材采用)

③ 通过阅读XX课外读物,寻找自己喜欢的XX,下节课分享给同学。(针对说明类、寓言故事类素材采用) 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编一个XXX短剧。(针对寓言故事类的素材采用) 课堂总结模板:

①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② 学生踊跃发言,纷纷表述自己学到了什么。

③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修辞手法,……

5、板书设计

提纲式、对比式、图表式、脉络式、总分总式、形象图解式、图示式

例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

47

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一、导入

采用情境导入法。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两组图片,一幅图片森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另一幅图片中只有光秃秃的山,一片死气沉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在这两幅图中的哪里生活? 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第一幅。

教师总结引入: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在第一幅图中生活,但是如果我们不爱护我们的环境,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第一幅的生活环境中。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老师对重点词汇进行提问,如锋、犁、咆、哮等字的字音,检查同学们在斧头、裸露、咆哮等词语的书写。

(2)老师提问,文章描写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同学2人之间互相讨论,总结得出文章描写了一个村庄的变化变迁。 2、精读课文,体味情感

(1)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学生再次阅读,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得出村庄的变化是从穷——富——消失。那么除了村庄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发生了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树从多——少是由于人类砍伐所造成的。 (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请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讨论,老师指点请学生先思考斧头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每次的含义是什么?结合上下文来想一想最后一段话的意思。同学们通过讨论,抓住上下文,理解斧头之前是致富的工具,同时也是破坏大自然的刽子手,及时表扬学生的积极表现。汇报总结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我们依靠斧头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大自然母亲,那么势必会被大自然惩罚。 3、熟读回顾,迁移应用

(1)情感体悟:同学们,这个村庄消失了原因是什么啊?学生得出是因为不注意保护树木,导致洪水泛滥。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请学生集思广益提出保护自然的措施。

(2)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呢?同学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保护自然从身边做起。 4、小结作业

(1)回顾课文,同学们学会了哪些道理呢?(教师小结: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我们热爱地球母亲,地球母亲才会热爱我)

(2)作业:A把今天学会的道理讲给爸妈听。 B观察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标语口号,积累下来下节课分享。

综合素质

第一章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

48

①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材料分析:什么是国民素质。 ②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材料分析: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视同仁,不过分关注个别学生。 ③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材料分析:五育并举,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三好生,均衡课程设置。 ④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材料分析:教育内容上发挥学生特长,教育方法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⑤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分析: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操作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教育创新、发散思维。

二、实施素质教育

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① 面向全体学生 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④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⑤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②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⑤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主体多元、内容综合化、过程动态化、方式多样化)。 ⑥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新课改的教学观

①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材料分析:教师听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②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材料分析: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③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材料分析:容错教育,重视非预期结果。 ④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材料分析: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第二节 学生观

新课改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顺序性(发展过程不可跨越,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能一刀切)。

不平衡性(速度,关键期)。互补性(身心、身身互补,扬长避短)。个别差异性(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②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材料分析:教师看到学生可以进步,能够改正错误。 ③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材料分析:教师要原谅学生错误。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 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材料分析:因材施教。

③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材料分析:把孩子看做孩子,不能以成人的角度考虑孩子。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材料分析:教师尊重学生。 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材料分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9

③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第三节 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二、新课改提倡的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材料分析:教学方面要启发诱导、因材施教,育人方面要到的培养、情绪情感。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材料分析:建设者是指从有到优、改进现有课程,开发者是指从无到有、开发新课程。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材料分析:改进教学方法,解决教育问题,撰写研究论文。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材料分析: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 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第二章 职业道德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

1、依法执教:爱党、爱国、守法、言行。 2、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认真备课上课。 3、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严要求耐教导、不歧视体罚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严谨治学: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改进教育方法。 5、团结协作:尊重同行、互相学习、关心维护学校荣誉。 6、尊重家长:主动联系家长取的支持与配合、宣传科学教育思想。 7、廉洁从教:不利用职权之便牟取私利。 8、为人师表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爱党、爱人民、守法 材料分析:侵犯学生权利、不能胡说八道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诚恳敬业、乐于奉献、认知备课上课 材料分析:认真负责、努力工作、利用休息时间备课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不歧视体罚学生 材料分析:尊重学生、不侵权、平等、保护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50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8ej0vga13x5if1klmb9gaib47vll009ke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