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词解释
1、校队:是指以签发的原稿(即定稿)为底本,对膳印的校样进行格式和文字核对校正工作。
2、签发:是机关单位主管领导对已经审核的文稿进行最后的审定后,在发文稿纸上签署批准发文意见,并签注自己的姓名和日期的环节。
3、文书文体:是为适应行政工作、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就表达方式而言,它是一种兼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的一般特点的应用文体。
4、检索工具体系:是档案管理部门为满足不同需要而编制的各种类型的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档案检索工具的集合体。
5、档号:是档案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对档案的编号。 6、文书:是指行为主体在社会活动中,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应该性的和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
7、文书的现实执行性:一是说文书有执行性。在有关职权范围内,文书一旦制发,就要贯彻执行,就要 处理有关事务。二是说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执行性。
8、定稿:是文件的标准稿,是经过修改审阅后,由机关领导人签发或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最后完成稿,它是膳印和发出的正式文件的标准和依据。
六、简答题
1、简述归档制度的内容
答: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的质量要求、归档手续。 (1)归档范围:对于本单位、上级单位、同级单位,非隶属单位、下级单位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需归档保存。(2)归档时间:办理完毕的文件,一般应该在第二年上半年或6月底之前由文书部门整理后向档案室归档。(3)归档要求:①归档文件系统性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应归档文件要收集齐全,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按照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文件的特征和价值分类立卷,使案卷能正确地反映机关活动的基本面貌,以便于保管和利用。②归档案卷在技术加工方面应符合下列具体要求:案卷封面和各个项目均应填写清楚,特别是案卷题名(即标题)要确切简明地反映卷内文件的责任者(即作者)、内容和形式;要根据“档案保管期限表”注明每个案卷的保管期限;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案卷,卷内文件应按一定次序排列好,并逐张逐页编号,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卷末备考表”。
③向档案室的所有案卷,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系统的排列,编以案卷顺序号,并编制案卷目录一式数份(一份经档案室签收后由移交单位保存)。
2、什么是“件”?“件”是如何定义的? 答:归档文件整理的单位
一是以“自然件”为一件,即一般的每份文件为一件;二是文件正本与定稿(定稿过厚的,也可单独为一件),正文与附件(附件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