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自己的收获,疑惑、还想知道的知识等等。
◆发表到评论区。教师及时看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动向变化。并有效地调整教学流程。适时的对个别学生的个别帮助。实现个性化教学。
3.第三阶段:知识点探索(3课时) (1)探索得到圆的周长的方法
①针对知识点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回答量规发表评论到评论区。 ◆如何得到一个一元钱硬币的周长? ◆如何得到篮球场上争球区的周长?
◆如何得到一个直径是50米的圆形鱼塘的周长?
②学生浏览评论区的评论:自己看不明白的可以结对交流一下,并针对每个方法的利弊再次发表评论。
③每日小结:填写自学天地(2)
◆结合自己当天所学,继续完善“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问题思考。以便于形成自己的方案。
◆小结自己当天的收获、疑惑还想知道的知识等等。发表到评论区。便于大家交流。 (2)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课堂剪辑)
①自主学习: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公式推导过程和π的背景知识和趣题)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自主掌控Flash的快慢和ppt的切换。遇到有疑问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结对交流。程度差的孩子可以重复观看。
②练习并交流:学生首先独立完成练习(典中点P47---P48),遇到疑问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同时寻找有价值的练习题。
③集体交流:交流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有价值的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练习中。
④每日小结:填写自学天地(3)
◆结合自己当天所学,继续完善“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问题思考。以便于形成自己的方案。
◆小结自己当天的收获、疑惑还想知道的知识等等。发表到评论区。便于大家交流。 ◆就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说说思路。
4.第四阶段:完成方案,进行方案展评(2课时)(课堂剪辑) (1)完成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完善对运动场上的“怪事”的三个问题的思考,准确计算出前伸数。整理思路,按照方案评价量规完成方案。
(2)方案展评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方案,台下的同学们人手一张评价表格对照量规给出得分。每讲完一个方案师生共同进行点评,并选出最优方案
(3)单元总评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各个方案的思路,针对本单元孩子们没有提到的知识点进行点拨。并对本单元进行小结。再次将学前自我检测发给学生,进行最后一次自查。
5.第五阶段:单元测验(1课时)
冀教版《少年智力开发报》,第12期第三版。 (四)学生的学后感言(课堂实录)
罗维佳:“我喜欢这种课,因为这样结对学习比老师在上面讲记得更加深刻”
石尚:“(在电脑上通过视频动画)推导圆的周长公式的时候比老师在黑板上推导要好。不会可以多读几遍。”
贾勇生:“看别人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了解了解,老师讲得时候可能就没有拓展,如果你在网上看的话,能获得一些课外的知识。”
康益宁:“老师把流程都放到网上,好学生学完可以往后学,如果老师一点点讲得话,可能差学生会跟不上,好学生还会耽误。”
王智谈:“可以锻炼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李泽衫:“如果有不会的老师可能讲不到,自己在下头学,不会的就可以上网查。” 四、基于项目的数学学习模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成就感与自信心
在基于项目的数学学习中,教师创设了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将数学学科概念、原理巧妙地融入到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当中,这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热情,而且学生在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更清晰的认识自我,增强了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以更加自信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二)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个性化学习
在基于项目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以制作作品并且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学生自己选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调节学习活动,是一种完全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这种基于项目的学习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机会,有利于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目标。
(三)有利于数学知识建构与知识迁移
在基于项目的数学学习中,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学生确定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问题进行研究,选择信息,分析信息,合成信息,并将新获得的信息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在解决问题、达成项目目标的过程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概念、原理,建构并生成自己的知识,并且通过生生、师生交流互动,开展数学概念、原理等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因此说,基于项目的学习有利于数学知识建构,更有利于学生在应用时进行知识迁移。
(四)基于项目的数学学习是践行数学教学改革思想的有效途径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提出,数学“教学应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思路是: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或有待于形成的技能,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基于项目的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改革思想相一致,是践行数学教学改革思想的有效途径。
五、存在问题
(一)基于项目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但是耗时较长,在我国现阶段教学时间有限情况下,不太可能每一个单元都应用此种模式进行教学。
(二)基于项目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供了机会,但应用不当容易造成基础知识不扎实,应试成绩下降,教学成绩下降。在我国长期形成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氛围中,在更加重视知识的学习,考试仍然是衡量学生主要标准的环境中,此种模式真正常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具有相当的勇气。
【参考资料】
1.周文瑾,浅谈研究性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2006,(4下):58-59 2.《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中文7.2版
3.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9-21
4.陈东莉,闫伏花,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第6期:10-12
5.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