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参考解答、评分标准
一、参考解答
杆的端点A点绕O点作圆周运动,其速度vA的方向与杆OA垂直,在所考察时其大小为 vA??R (1) 对速度vA作如图预解18-1所示的正交分解,沿绳BA的分量就是物块M是速率vM,则
vM?vAco?s (2) 由正弦定理知 由图看出 ?OAB?由以上各式得
vM??Hsin? (5) 评分标准:本题15分 其中(1)式3分;(2)式5分;(5)式7分。
二、参考解答
带电质点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g;在水平方向因受电场力作用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若质点从M到N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
vx?at?0vsin?OAB?Hs?inR (3)
?2?? (4)
(1)
vy?v0?gt?0 (2) 由以上两式得
a?g (3) t?v0g (4)
M、N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x?12at?2v022g (5)
于是M、N两点间的电势差 UMN?
Udx?Uv022dg (6)
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1页
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2)式各3分;(3)、(4)式各2分;(5)式3分;(6)式2分。
三、参考解答
1.先求凸球面的曲率半径R。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与平面垂直,不发生折射,它在球面上发生折射,交主光轴于F点,如图预解18-3-1所示。C点为球面的球心,CO?R,由正弦定理,可得
R?fRsinrsin(r?i)? (1)
由折射定律知
sinisinr?1n (2)
当i、r很小时,sinr?r,sin(r?i)?r?i,sini?i,由以上两式得 1?fR?rr?i?nn?1?1?1n?1 (3)
所以
R?(n?1)f (4)
2. 凸面镀银后将成为半径为R的凹面镜,如图预解18-3-2所示 令P表示物所在位置,P点经平面折射成像
P?,根据折射定律可推出
P?O?nPO (5)
由于这是一个薄透镜,P?与凹面镜的距离可认为等于P?O,设反射后成像于P??,则由球面镜成像公式可得
1P??O?1P?O?2R (6)
由此可解得P??O?36cm,可知P??位于平面的左方,对平面折射来说,P??是一个虚物,经平面折射后,成实像于P???点。
P???OP??O?1n (7)
所以 P???O?24 cm (8) 最后所成实像在透镜左方24 cm处。
评分标准:本题18分 (1)、(2)式各2分;(3)或(4)式2分;(5)式2分;(6)式3分;(7)式4分;(8)式3分。
四、参考解答
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2页
设中子和碳核的质量分别为m和M,碰撞前中子的速度为v0,碰撞后中子和碳核的速度分别为v和v?,因为碰撞是弹性碰撞,所以在碰撞前后,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又因v0、v和v?沿同一直线,故有
mvv0?m? 解上两式得
v?因M?12m 代入(3)式得 v??1113v0 (4) m?Mm?Mv0 (3)
12mv0?2? v (1) Mmv?212122?v (2) M负号表示v的方向与v0方向相反,即与碳核碰撞后中子被反弹.因此,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能量为
?11?2 E1?mv?m???v0
22?13?2112于是
?11? E1???E0 (5)
?13?2经过2,3,…,n次碰撞后,中子的能量依次为E2,E3,E4,…,En,有
?11??11? E2???E1???E0
?13??13??11? E3???E0
?13?624 ……
?E??11? En??1?E0????13??E0?n2nE0 (6)
因此 n?(nE/01lgE2lg(11/13)0.0251.75?106 (7)
)已知 代入(7)式即得
EnE0??71-7?10
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3页
1lg(?7 n?2lg(101113)-7)??7?lg72(?0.07255)?7.8451?54 (8)
0.1451故初能量E0?1.75MeV的快中子经过近54次碰撞后,才成为能量为0.025 eV的热中子。 评分标准:本题18分 (1)、(2)、(4)、(6)式各3分;(5)、(7)、(8)式各2分。
五、参考解答
在人从木板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的过程中,先讨论木板发生向后运动的情形,以t表示人开始运动到刚抵达另一端尚未停下这段过程中所用的时间,设以x1表示木板向后移动的距离,如图预解18-5所示.以f表示人与木板间的静摩擦力,以F表示地面作用于木板的摩擦力,以a1和a2分别表示人和木板的加速度,则
a (1) f?m1 L?x1?12a1t (2)
2f?F?Ma2 (3) x1?12a2t (4)
2解以上四式,得
t?2LMmMf?m(f?F) (5)
对人和木板组成的系统,人在木板另一端骤然停下后,两者的总动量等于从开始到此时地面的摩擦力F
的冲量,忽略人骤然停下那段极短的时间,则有
Ft?(M?m)v (6)
v为人在木板另一端刚停下时两者一起运动的速度.设人在木板另一端停下后两者一起向前移动的距离为
x2,地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则有
12(M?m)v??(M?m)2g x (7)
2木板向前移动的净距离为
X?x2?x1 (8) 由以上各式得
???1?FLMmLm???(f?F) X???? ????g?M?m??(M?m)(f?F)?MF?Mf?m(f?F)??2由此式可知,欲使木板向前移动的距离X为最大,应有
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 第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