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5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计算题

18.一支标有0℃~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19.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 五、作图题

20.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晶体海波的凝固图像;

21.室内温度20℃,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会 ________(选填,这是因为________,2min时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了,此后温度计的示“上升”、“下降”或“不变”)

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

22.某地区某时刻气温达到零下12℃,请在图中标注出液柱上升到的位置.

六、阅读理解题

5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很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 实验:(如图a)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用其它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增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A提出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E实验研究;F理论推导;G经验总结等.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把图b的装置改成图c的装置,注射器改为加热,待水沸腾后,才与胶管连接,并继续加热,目的是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你猜想小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看到的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冰在0℃以下的环境中,没有达到冰的熔点,所以不会熔化为液态,而衣服却能变干,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这种物态变化是升华. 2.【答案】D

【解析】舌头会被冻在冰棒上,是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到冷的冰棒发生了凝固现象,水是晶体,凝固点是0℃,凝固前后温度下降,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D选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A.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有一个特殊的规律,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熔化的规律: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像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

B.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有一个特殊的规律,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凝固的规律:虽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像是某晶体的凝固图像,不符合题意;

C.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图像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

D.图中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不再变化了,这与水的沸腾规律完全吻合,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A、物质状态不同原因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故A正确;

B、构成物质的分子,无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它们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引力也较小.故C错误;

D、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态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液态有体积.故D错误. 5.【答案】D

【解析】用纸锅烧水时,纸锅、水开始吸热温度升高,当水达到沸点时,吸热开始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水的沸点远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所以D说法正确. 6.【答案】B

【解析】A、酒精灯加热湿沙可以提高湿沙中水的温度,加快水的汽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7

B、烧杯中的“白雾”是湿沙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盘子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上面盘子中放着的冰块,可以降低盘子的温度,水蒸气碰到就会液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图线甲中有一段物质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这是晶体的熔化图线;图线乙是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属于非晶体的熔化图线;图线丙是有一段放出热量而温度不变的过程,这是晶体的凝固图线;图线丁是放出热量,温度逐渐降低,属于非晶体的凝固图线. 8.【答案】压缩体积;液化.

【解析】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之液化后储存在瓶中的. 9.【答案】空气中;液化.

【解析】室内瓷砖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室内瓷砖在上面液化成水滴,附着在瓷砖上,好像是室内瓷砖渗出水来了. 10.【答案】放热;压缩体积

【解析】空调的原理即利用制冷剂R600a一类的物质,容易汽化和液化,汽化要吸热而液化要放热,从而将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起到制冷的目的.

空调器制冷时,液态的制冷剂R600a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汽化成气体,吸热;在压缩机中将气态的R600a压缩体积而液化为的液态R600a,并经冷凝器毛细管放热,将室内的热搬到室外。

11.【答案】试管壁有小水珠(液化);放出.

【解析】烧瓶中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通入放在装有冷水容器B里的容器A中,容器A的温度也比较低,通入容器A中的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试管壁上;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被水吸收,所以温度升高. 12.【答案】乙

【解析】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炉子上方看到的“白气”是一种水蒸气的液化现象,“白气”是小水滴;

火焰熄灭前,菜上方的温度较高,水蒸气发生液化的程度较小,故“白气”较少;熄灭后,菜上方的温度较低,水蒸气液化程度大,形成的“白气”就增多.

8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hoh3g0ab03gjy5zd2f62h6002tw800l5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