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A )
A、西—东;长—短—长 B、西—东;短—长—短 C、东—西;长—短—长 D、东—西;短—长—短
14.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主要是因为:( B ) A、光速极大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15.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都是倾斜的,目的在于( C )。 A、让雨水尽快滑落 B、便于工人维修
C、尽量与太阳光垂直,获取更多的热量 16.下图中哪个是凸透镜会聚太阳光,产生高温的示意图:( B )
17.强光和弱光携带的热量相比较:( B ) A、两者一样多 B、强光携带的热量多 C、弱光携带的热量多
18.太阳能集热管多采用颜色较深的材料做成的,而太阳灶多采用颜色较浅的材料做成的,这样做的理论根据是:( C ) A.吸收更多的热量
B.太阳灶用颜色较浅的材料做成为了更好地吸收热量
C.太阳能的集热管用颜色较深的材料做成为了更好地吸收热量
19.哪个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 A ) A、太阳能 B、石油 C、煤 20.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使用哪种工具判断时间:( A )
A、日晷 B、地动仪 C、铜镜 第三单元:
1.沉积实验中,我发现( C )。 A、细沙和黏土先沉积
B、轻的颗粒先沉积 C、重的颗粒先沉积
2.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过一会儿,试管壁上出现了水珠,这说明土壤中有( A ) A、水分 B、生物 C、空气 D、杂质 3.下列做法不能减少土地的侵蚀是( C )。 A、退耕还草 B、退耕还林 C、建造更多的高楼大厦
4.下列不属于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作用和目的的是( C )。
A、疏松土壤 B、寻找腐殖质 C、获取地下水
5.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 C )。
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 B.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
C.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 6.检验土壤中有腐殖质的实验是( C ) 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C.把干燥的土块放在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时,可闻到臭味
7. 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A ),( D )的泥沙首先沉积下来。 A.弱 B.强 C.颗粒小 D.颗粒大 第四单元:
1.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B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2.用垫圈拉动小车,垫圈放得越多,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A ) A.快 B.慢
3.路面越不光滑,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B ) A.快 B.慢
4.在同一个平面上,同一个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与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相比较,( A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