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初等)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的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C.学习态度
D.学习动机
2.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需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A.表达
C.内化
B夕卜化
D.反馈
3.成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说的学习迁移均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4.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5.学习的主体因素指的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6.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7.儿童在知道“花菜”,“萝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8.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被称为()
A.尝试—错误说
B.认知发现理论
C.联结认知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9.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寂
D.蔡元培
10.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恩维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11.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的()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12.提出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的是()
A.桑代克
B.加里培林
C.加涅
D.巴甫洛夫
13.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