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煤化学试题A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5:55: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本结构单元的核,或芳香核, 不规则部分是链接在核周围的烷基侧链,和各种官能团

3.随着煤化程度的提高,构成核的环数增多,周围的官能团减少

4.煤的结构基本参数:芳碳率,芳氢率,芳环率

5.芳碳率:指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中属于芳香族结构的碳原子与总的碳原子之比

6.芳氢率:指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中属于芳香族结构的氢原子与总的氢原子之比

7.芳环数:指煤的基本结构单元中芳香环数的平均值

第三章课后习题

1.煤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结构单元间是怎样构成煤的大分子的?

答:结构单元类似于聚合物的聚合单元,分为规则部分和

不规则部分,规则部分主要是各种环,成为基本结构单元的核,或芳香核, 不规则部分是链接在核周围的烷基侧链,和各种官能团

第5页 共2页 结构单元通过乔建链接成煤的大分子结构 2.煤分子中有哪些官能团

答:含氧官能团(羟基,羧基,羰基,甲氧基,醚键),含硫

官能团(硫醇)含氮官能团(氨基) 3. 研究煤分子结构的方法有哪些?P45

答:煤结构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类:物理研究法、化学研

究法和物理化学研究法。

4. 随着煤化程度的提高,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答:随着煤化程度的提高,构成核的环数增多,周围的官能团减少

第四章(煤的岩石组成)

1.煤岩学:

煤岩学是把煤作为一种有机岩石,以物理方法为

主研究煤的物质成分、结构、性质成因及合理利用的科学。

2.宏观煤岩组成:镜煤,亮煤(光泽暗淡),暗煤,丝碳

3.镜煤:颜色最深,光泽最亮,质地均匀,常具有内生裂隙的宏观煤岩成分

4..丝碳:外观像木炭,颜色灰黑,性脆,具有明显的纤维状结构 5.煤的显微组分(在反射光下(油浸物),透射光下):镜质组,壳质组,惰质组

6.镜质组;由植物根茎叶形成,是煤中最主要的成分结构镜质

组:指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植物细胞结构的镜质组组分无结构镜质组:指植物经历了强烈的凝胶化作用,在普通的光学仪器中,看不出细胞结构

7.壳质组:又称稳定组,包括孢子体,胶质体,树质体,木栓质体 8.惰质组:又称丝质体, 丝碳化作用,及火焚作用形成 9.丝碳化作用:指植物组织在积水较少,湿度不足的条件下,

木质纤维组织经脱水作用和氧化作用又转入缺氧的环境,进一步的煤化作用后转化成氧化丝质体

10. 镜质组的反射率:介于壳子组和惰质组之间,而随煤化

程度的加深而增高,镜质组的反射率受煤化作用比较敏感,因此国内外都以镜质组的反射率作为煤化程度的指标

第四章课后习题

第6页 共2页1. 凝胶化作用:是指泥炭化作用阶段成煤植物的组织在积水

较深、气流闭塞的沼泽环境下,产生极其复杂的变化,一方面,植物组织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水解、化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并破坏植物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另一方面,植物组织在沼泽水的浸泡下吸水膨胀,使植物细胞结构变形、破坏乃至消失,或进一步再分解为凝胶的过程。

2.惰质组的成因有哪几种? 答:丝碳化作用,火焚作用

第五章(煤的化学组成)

1.工业分析是确定煤的化学组成最基本的方法,将煤的组分划

分为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

2.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是煤样在30度,相对湿度达到96%的

条件下吸附水分达到饱和时测得的水分用符号MHC表示

3.测煤的水分(在105-110度的恒温失去的质量M) 4.每种的水分与煤化程度没有规律可循

5.煤的灰分:(在815度完全燃烧后得到的残渣A) 6.煤的挥发分(在高温900度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分

解出来的气体就是)

7.煤的固定碳(在测煤的挥发分的时候留下的焦渣就是固定碳

和灰分)

8.煤的挥发分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

9.煤的族组成:煤的族组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煤的分子结

构没有破坏的情况下,进行分子分离后得到的组成常用的方法是溶剂抽提(即溶剂萃取)

10.抽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强化:煤本身的化学结构,及其分

子的相互作用力,抽提溶剂的性质,抽提过程中的传质率强化:超声波辅助抽提,降低溶剂的粘度

11.煤的超临界抽提:超临界气体抽提是基于压缩气体存在时,

物质只有蒸发的能力提高了,理论表明气体溶解某些物质的能力随气体的密度增加而增加,对一定的气体来说,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其临界温度时密度最大,因此抽提的温度因大于抽提气体的临界温度,

第7页 共2页所以称为超临界抽提

12.抽提率与煤化程度的关系:在烟煤阶段随变质程度的增加

而增加,在C为83%时最大,然后随变质程度的提高而急剧下降

第六章(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1.煤的真相对密度:不含空隙的煤与同体积的水的质量比 2.真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成因因素的影响,矿物质的影响,

煤化程度的影响(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TRD

3.真相对密度:含有内部空隙AGT 4.堆密度:(散密度,包括所有空隙)

5.煤的硬度(刻画硬度,显微硬度):外来机械力的作用下煤抵

抗变性或破坏的能力

7.硬度随煤化程度的变化:总体呈正比,但是有波折(在烟煤

的处初次最大)

8.煤的透光率:煤的透光率指每样在100度的稀硝酸溶液中

处理90min所得的溶液对一定波长的光的透射率(有色溶液的透光率的测定有分光光度计法,目视

比色法(透光率在反映年轻煤的煤化程度时非常灵敏,特别是在煤受到轻微的氧化时,其值不受影响Pm

(区别褐煤和长焰煤的主要指标,以及褐煤划分小类的指标)

9.煤的润湿性: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固体被液体润湿的程度 10.润湿热:煤被润湿时会放出热量,通常一克煤被润湿时所

释放的热量

润湿热的产生实际上是液体在煤的孔隙内表面上发生吸附作用的结果。吸附作用越强,比表面积越大,润湿热就越高。

11.煤的比表面积:煤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煤中孔隙的表

面积

12.孔隙的多少与煤化程度的关系:随煤化程度的加深,总空的

容积呈下降的趋势,到碳大于88%以后,煤的总孔

容积又有所提高

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1.煤的密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其含义有何区别

答: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散密度(堆密度)

2.煤的密度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第8页 共2页 答:随煤化程度的提高线下降,然后又提高,刚开始的时

候煤随煤化程度的提高是变的更加致密,但是氧的含量减少,密度下降,到后面官能团,侧链基较少形成了致密的芳香族结构,密度再次上升

3.煤的硬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答:刻划硬度(随着煤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显微硬度()

5. 煤的热性质有哪些?

答:比热容,导热性

6. 导电性(导电性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7. 煤的润湿热的主要与那些因素有关?

答:比表面,含氧官能团

8. 煤的孔隙率随煤化程度的变化?

答:先下降,然后上升(年轻的煤中空隙主要由胶体空隙转化而来,由于成美作用中所受的压力较小,空隙就比较大,到了中等煤化程度的煤由于煤化作用,分子的结构的变化使分子变的致密,空隙减少,到了高变质程度,体积收缩加剧,由于收缩不均匀,出现了空隙,所以又增加) 9. 煤空隙的成因?

答:原生孔,变质孔,外生孔,矿物质孔

第七章(煤的化学组成)

1.煤的氧化时研究煤结构和性质的重要要求,同时又是没加工利用的一种工艺

2.煤的氧化深度:表面氧化(100度以下表面碳痒络合物),轻

度氧化(可溶于碱的高分子有机酸,再生腐植酸),中度氧化(可溶于水的复杂有机酸,次生腐植酸),深度氧化(可溶于水苯羧酸)完全氧化(燃烧,水,二氧化碳)

3.腐植酸的用途:作为肥料使用,可刺激植物生长,改良土壤;

第9页 共2页在工业上可用做锅炉除垢剂,硬水软化剂,混凝土减水剂

4.煤的风化是指离地面较近的煤层经受风雪雨,露和空气中氧

等长时间作用形使煤的性质发生一系列不利变化的现象

5.经风化作用后的煤的性质变化:化学组成上(碳氢减少,腐

殖酸,氧增加)物理性质的变化(光泽暗淡,机械强度下降、硬度下降,疏松易碎,表面积增加,对水的润湿性增大)工艺性质的变化(发热量降低,粘结性变差,可浮性变差,浮选回收率下降)

搜索更多关于: 煤化学试题A卷 的文档
煤化学试题A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kqx51lr862a888ee9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