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主要内容:
1、所址选择 、负荷分级
2、选择变电所主变台数、容量和类型; 3、补偿装置的选择及其容量的选择;
4、设计电气主接线,选出数个主接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一个较佳方案; 5、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6、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设计和校验母线系统; 7、变电所防雷保护设计; 8、进行继电保护规划设计;
9、绘制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变电所电气总平面布置图,110kV高压配电装置断面图(进线或出线)。
二、110kV变电站设计二次部分
一、系统继电保护 1、110kV线路保护
每回110kV线路的电源侧变电站一般宜配置一套线路保护装置,负荷侧变电站可以不配。保护应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和接地距离及四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
每回110kV环网线及电厂并网线、长度低于10km短线路、宜配置一套纵联保护。
三相一次重合闸随线路保护装置配置。
组屏:宜两回线路保护装置组一面屏(柜)。如110kV采用测控、保护共同组屏(柜)方式, 1个电气单元组一面屏(柜)。 2、110kV母线保护
双母线接线应配置一套母差保护;单母线分段接线可配置一套母差保护。
组屏: 独立组一面屏。 3、110kV母联(分段)断路器保护
母联(分段)按断路器配置一套完整、独立的,具备自投自退功能的母联(分段)充电保护装置和一个三相操作箱。
要求充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型,应具有两段相过流和一段零序过流。
4、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配置原则
根据主接线方式要求,母联(分段、桥)断路器、线路断路器可配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组屏: 110kV断路器保护、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均为独立装置,两套装置组一面屏。 5、故障录波器配置原则
对于重要的110kV变电站,其线路、母联(分段)及主变压器可配置一套故障录波器。 组屏: 组一面屏。
6、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系统
110kV变电站配置一套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子站系统,保护及
故障信息管理子站系统与监控系统宜根据需要分别采集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 二、调度自动化 7、远动系统设备配置
应配置相应的远动通信设备及测控单元等设备,其中远动通信设备按单套配置,并优先采用专用装置、无硬盘型,采用专用操作系统,远动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合用测控单元。 组屏: 与监控系统统一组屏。 8、电能量计量系统
变电站内设置一套电能量计量系统子站设备,包括电能计量装置、电能量远方终端(或终端服务器)等。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点配置主/副电能表,考核用电能计量点可按单电能表配置;电能表应为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组屏: 按照每面柜布置9只计量表组屏,电能量计量终端或终端服务器布置在其中一面屏中或单独组屏。 9、调度数据网接入原则
根据电网情况,可配置1套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变电站宜一点就近接入相关的电力调度数据网。 三、系统及站内通信 10、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电路的设计,应结合各地市公司通信网规划建设方案进行。
系统通信在只有一路光纤通道的情况下,宜配置一路电力线载波通道备用;在没有光纤通道的情况下,可配置两路电力线载波通道。 新建110kV变电站可根据需求及通道条件配置1套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 11、站内通信
220kV变电站不开设通信用电力载波通道;当保护只有一路独立光纤通道时,宜可配置一路保护专用高频通道。 一般不设置调度程控交换机。
可根据需求配置一套综合数据网设备。 信系统不设独立的视频监控和环境监控。 12、通信电源系统
一般变电站的通信电源系统按2套高频开关电源、1组蓄电池组或1套高频开关电源、1组蓄电池组考虑,也可采用2套独立的DC/DC转换装置。重要的变电站按2套高频开关电源、2组蓄电池组考虑 四、计算机监控系统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和功能要求按无人值班设计。 13、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配置
监控系统应宜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结构,主要由站控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设备按工程实际建设规模配置。 包括站控层设备 、网络设备 、间隔层设备 14、测控装置组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