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皮;6)术前指导。
(4)术后护理:1)在肠功能恢复前,继续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继续进行输液和抗生
素等治疗;2)注意肛门是否排气,若已排气,可考虑拔除胃管,试给半流质,如进食后无腹胀、腹痛,3日后试进半流质饮食,术后10日方可进软食。3)鼓励病人早期活动。4)出院时嘱咐病人不吃不易消化或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和饭后剧烈活动。
35.(1)骨肉瘤 (2)手术治疗+化疗
(3)术后护理:1)抬高患肢,注意患肢血运情况;2)注意手术切口的护理,及时更换
敷料;3)根据术后医嘱,及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用石膏外固定时,注意肢端血运情况,鼓励病人适当作肌肉收缩活动,石膏解除后,加强锻炼,促进功能恢复;肢端创口情况,注意有无出血、水肿、水泡、皮肤坏死及感染;指导病人进行残肢锻炼,以增强肌力,保持关节活动的正常功能,鼓励病人使用辅助工具(拐杖),早期下床活动,为安装假肢做准备。恶性骨肿瘤的手术主要有截肢术和关节离断术。截肢或关节离断术后,病人往往出现某些精神失常症状,称为“创伤性精神病”,所以要有专人护理,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术后出现幻肢痛应解释原因,对症处理。
36.(1)脑挫裂伤
(2)治疗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2)脱水剂降低颅内压;3)加强营养和支持疗法;4)应用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5)抗感染药物;6)对症治疗。
(3)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 2)清理呼吸道无效 3)有误吸的危险 4)体温调节无效 5)低效性呼吸型态 6)有感染的危险 7)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8)营养失调 9)疼痛 10)有外伤的危险 11)排尿异常 12)便秘 13)语言沟通障碍
37.(1)失血性休克
(2)临床观察要点:意识和表情、皮肤色泽、湿度、温度、周围静脉充盈度、血压及脉压差、脉率、呼吸频率和深度、尿量及其比重。
(3)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
(4)主要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大量失血有关。2)组织灌注量改变:与肾脑心肺
及外周血管灌注量下降有关。3)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异常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大量失血及免疫力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1)扩充血容量: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尿量及中心静脉压,尽快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并记录24h出入量。
2)止血,保持呼吸通畅,给氧,注意观察呼吸变化。
3)体位:下肢抬高15~20度,身体平卧,头及胸部抬高20~30度。 4)保暖,但不能在体表加温或使用热水袋、热毯等。 5)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6)保持安静,避免过多搬动。 7)做好心理护理。
8)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9)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8.(1)失血性休克
(2)临床观察要点:意识和表情、皮肤色泽、湿度、温度、周围静脉充盈度、血压及脉
压差、脉率、呼吸频率和深度、尿量及其比重。
(3)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送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 39.(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2)立即将胸侧引流管扭曲,防止气体进入胸腔,或备用止血钳夹住胸管,同时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
(3)a.气体交换受损:与手术切除肺组织、肺交换面积减少有关。护理措施:
1)术后常规给予鼻导管吸氧。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注意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过低者,术后早期可短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麻醉未清醒时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或躺向健侧的侧卧位,以利肺组织扩张。
b.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术后疼痛、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护理措施:
1)术后伤口疼痛难以忍受时可给止痛药物。
2)每日雾化吸入2~3次,以利痰液排出。
3)鼓励并协助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每1~2小时做一次。 4)术后当天晚上起指导病人作床上活动,预防肺不张。 C.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护理措施:
1)避免补液过快、过多,以减少急性肺水肿发生。
2)术后要密切观察心律、血压、血氧的变化,及时去除并发心律失常的诱因。 3)频发的室早应尽早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出现室速、室颤而危及生命。 40.(1)腹部闭合性损伤,实质脏器破裂,脾破裂可能性大。
(2)X线检查时如出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空腔脏器破裂,即应手术探查;腹腔穿刺术抽出不凝血,提示实质脏器破裂,应手术探查。
(3)观察重点:
1)严密观察病人神志、面色、脉搏、血压和呼吸。每隔15~30分钟测定一次; 2)查血型和交叉试验,以便紧急时能及时输血;
3)每30~60分钟送检红细胞记数和血细胞比积以动态观察;
4)严密监测腹痛情况,不使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定期检查腹部压痛部位和范
围,有无腹壁紧张和反跳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