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殊途同
归”分析
根据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性质不同①,而分别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规范其会计活动,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模式,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无法把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企业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一一对应起来。即使在会计准则发展典范的美国,两类会计准则也未能把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严格划定在各自应规范的范围内。我国对企业和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也分别制订企业会计准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具体操作中同样存在一些矛盾与困惑。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这与现代社会职能分工的不确定性有关。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1 ~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企业的社会职能是创造财富,它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但企业也可能出于某种特定目的而兴办非营利性机构。而非营利组织往往也会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举办企业性组织,这就使原本分工十分明确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在我国,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界限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国家允许并鼓励非营利组织将技术产业化,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外开展有偿服务,因此有些业务明显带有营利目的。而有些企业也开办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等公益性组织,从而使企业的某些业务又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业务内容相互交叉融合,使两者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企业会计准则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两套会计准则“殊途同归”的趋势已初露端倪。通过分析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企业和非营利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2 ~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组织两大会计准则体系并存的问题,对国外会计准则合并趋势的考察,论证我国两套会计准则合并的可行性。
一、我国会计准则构成的特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改革进展顺利,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惯例相协调。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改革起步相对较晚,有些方面滞后于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与国际会计惯例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迄今为止,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以“会计准则”。命名的会计规范只有一个,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但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各自对会计准则适用的内容作了相应规定,因而以“会计制度”命名的会计规范也应属于会计准则的范围。因此,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3 ~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欢迎阅读下载==============
1.已初步形成“三足鼎立”的会计准则体系格局。我国的会计准则可分为企业会计准则、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准则三个部分。
2.两大准则体系相分离。基于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适用的范围不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具体方法各有特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截然分开,各自独立。
3.会计准则与财务通则并列。西方国家一般以会计准则规范会计主体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行为,同时以公司法、税法等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财务行为。而我国则分别制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规范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行为。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