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2.1逆温与风学案(全国通用)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5:03: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微专题一 逆温与风 【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逆温现象

1.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右下图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

(1)逆温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2)逆温的形成 ①形成条件

类型 辐射逆温 平流逆温 地形逆温 发生的条件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出现的地区 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中纬度沿海地区 盆地和谷地中夜间 锋面活动地区 锋面逆温 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②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

③山谷形成逆温

影响: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④逆温的影响

a.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b.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二、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断方法 1.根据等压线图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

第一步,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画出风向。确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第三步,说出风向。风从哪里来就是什么风向,如画出的风向箭头为东北指向西南,即为东北风。

2.根据风向标和风向玫瑰图判断风向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横表示风力二级,最多三横,就是六级,风力再大就用风旗表示,例如“”就表示北风四级。 “风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

4.风力大小判定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等压线图

(2)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3)不同等压线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5.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

风力大小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降水多 距高压远近 摩擦力大小 植被多少 地形起伏大小 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地面起伏大,风力小;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摩擦力小风力大 冬季植被少,风力大 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知识拓展】\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液体在管中流动,经过狭窄处时流速加快。气流在地面流经狭窄地形时类似液体在管中的流动,流速也会加快,并因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密度也会增大。地球上山地的许多风口和许多地方出现的地形雨都与气流经过狭窄地形密切相关。

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

【高考例析】

(2016?北京卷)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2图。

1. 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该山地( )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解析】

1.本题题眼是“月份”。月份是一个月的时间,要观察从月初到月末一个月的过程中日较差的大小情况来综合衡量日较差的大小排序。画图观察两个重要时间点(6点和12点前后)的气温变化,并注意月初和月末的气温变化。图示如下,发现4个月份最小值(6点前后)变化不大,而12点前后4个月份差异较大。1月份月初月末均在10~12℃;4月份月初在10~12℃,月末在12~14℃;7月份月初月末均在12~14℃;10月份月初在12~14℃,月末在10~12℃。由此可见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7月。

2.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该山地冬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错;该地不可能有台风发生,B错;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C对;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若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1月份的温度不可能低于8℃,D错。答案选C。 【答案】1.C 2.C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2.1逆温与风学案(全国通用)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pfn2pmuj3uh255c6he20sz532aec00ce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