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研究分析
作者:林子枫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8期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增的教学内容,旨在丰富数学课堂,提升小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水平,这就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类型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的出现,不仅为小学生数学课堂增加了新的活力,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对教师发出了新的挑战,因为数学教师必须要全面整合数学学科、实践活动、学生需要等多种因素才能够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本文便对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所需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134-02 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数学综合活动的重要性,也试图将其应用在数学课堂之中,但是依然面临着许多较为严峻的问题,比如综合实践活动的选择不甚合理,无法调动起小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重心难以掌控导致许多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阻碍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进展。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理论教学研究,从突出数学学科特点、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使用合作探究方式三个层面,讨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突出数学学科特点
小学数学学科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水平的不断提升,虽然新课改强调要淡化学科之间的特点,但是如果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忽视数学学科的特点与教学内容,那么对于数学课程并无明显的教学效益。因此,在设计与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的时候,教师都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帮助小学生以数学思维的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时候,除了要考虑数学学科特点,同样还需要认真分析学情、考虑小学生的兴趣所在,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小学生的主动参与与自主探究为基本保障的,所以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也必须要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就如在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在每个学段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明确结合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就如在二年级的“我长高了”这一课中,便明确结合了测量、长度单位等多个数学知识,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便可以根据这个教学内容来展开综合实践活动。 二、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