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趣味实验汇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3 7:49: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与研究协会

趣味实验汇总

前言:以下实验主要收集于互联网,并去除部分危险实验后汇总所得,主要为一些偏向无机且操作性强、简单、省时的趣味小实验,其中有些实验可做教学实验。当中的部分实验已在实验室中得以验证,并作有适当改进。

一、魔棒点灯

你能不用火柴,而是用一根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么? 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浓硫酸

实验仪器:表面皿(玻璃片)、玻璃棒、酒精灯

实验步骤:取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放置在表面皿(或者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棒蘸取少许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燃了。

实验原理:2KMnO4+H2SO4==K2SO4+Mn2O7+H2O;其中反应生成的Mn2O7(黑绿色油状物)的熔点较低,当它遇到有机物酒精时会发生自身分解生成MnO2(黑色絮状物),并放出大量的热量致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二、雪球燃烧

雪球也能燃烧吗?!当然不能,不过燃烧的并不是真正的雪球,而是把醋酸钙溶液放到酒精中析出的醋酸钙就像白雪球一样,一点即燃。 实验药品:醋酸钙固体、95%乙醇 实验仪器:蒸发皿

实验步骤:制取少量的饱和醋酸钙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95%的酒精中,稍加搅拌,然后析出如雪般的固体。用手将固体捏成一个小球,

实验原理:酒精与水可以以任何比例混溶,而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与酒精混合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凝固点较低的醋酸钙从酒精中析出,成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并且由于酒精填充其中。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第 1 页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与研究协会

三、吹气生火(滴水生火)

实验药品:Na2O2粉末、脱脂棉、水

实验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镊子、细长空心玻璃棒 实验步骤:(1)在蒸发皿中铺上一层脱脂棉。

(2)把少量Na2O2平铺在一层脱脂棉上,用玻璃棒轻轻压拨,使Na2O2粉末进入脱脂棉中。

(3)通过细长空心玻璃棒向脱脂棉缓缓吹气,或是向其中滴加少量水,并观察现象。

实验原理:过氧化钠能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使棉花燃烧。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O==2NaOH+O2↑

四、建造一座“水中花园”

实验药品:硅酸钠、硫酸(亚)铁、硫酸镍、氯化钴、氯化钙、硫酸铜固体(可忽略阴离子的影响,重金属盐皆可) 实验仪器:小烧杯、药匙

实验步骤:将硅酸钠固体溶解于小烧杯中制成质量分数约为40%的Na2SiO3溶液(水玻璃),用药匙轻轻的将以上金属盐依次缓慢地加入Na2SiO3溶液中,刚好铺满烧杯底层即可(切记在整个过程中不要摇晃烧杯),过一段时间五彩缤纷的“花”就长出来了。

实验原理:金属盐溶解在水玻璃溶液内与Na2SiO3生成沉淀,在盐晶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种薄膜具有半透性,可使水渗透到晶体中,这样使更多的盐溶解,并使膜内压增加,最后胀破。由膜内逸出的金属盐与Na2SiO3相遇,形成新膜,这个过程不断继续下去,直到金属盐全部溶解。如此反复渗透,硅酸盐便形成了出芽状或树枝状。(Ps:该反应过程比较久,据多次实验观察,CaCl2的效果更好,且形成沉淀的时间也较短。) 附:相关反应方程式:

第 2 页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与研究协会

CaCl2 + Na2SiO3 == CaSiO3(乳白色) + 2NaCl CuSO4 + Na2SiO3 == CuSiO3(蓝色) + Na2SO4 FeSO4 + Na2SiO3 == FeSiO3(浅绿色) + Na2SO4 2FeCl3 + 3Na2SiO3 == Fe2(SiO3)3(红棕色) + 6NaCl NiSO4 + Na2SiO3 == NiSiO3(墨绿色) + Na2SO4

五、彩色温度计的制作

实验药品:CoCl2·6H2O固体、95%乙醇、蒸馏水 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

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的95%乙醇和适量的水(溶液不超过试管的1/3),再加入少量红色氯化钴晶体(CoCl2·6H2O),振荡使其溶解,观察溶液颜色。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再进一步观察溶液颜色。

实验原理:二氯化钴的水合物在加热时会逐渐失水,随温度升高溶液颜色呈蓝紫色至纯蓝。

六、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药品:淀粉-碘化钾溶液、水果汁(梨汁较优,色素少)、碘水 实验仪器:烧杯若干、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1)将淀粉-碘化钾溶液与碘水混合,溶液变成蓝紫色。

ps:直链淀粉遇碘-碘化钾溶液显蓝色,支链淀粉则显紫色。根据两种淀粉的比例不同而显色的程度不同,颜色会介于蓝、紫色之间。

(2)用胶头滴管将少量果汁滴入蓝紫色的淀粉-碘化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水果中的维生素C。

C6H8O6(维生素C、抗坏血酸)+I2== C6H6O6(脱氢抗坏血酸)+2HI

第 3 页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与研究协会

七、制作“叶脉书签”

实验药品:NaOH固体(或KOH固体)

实验仪器:1000mL大烧杯、电热炉、树叶(尽量选择硬质树叶且叶脉清晰,用芒果叶效果较好)

实验步骤:1、选择外形完整、大小合适、具有网状叶脉的树叶(这是成功的关键,叶脉不硬的就好像煮树叶汤);

2、用水将树叶刷洗干净,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当叶肉呈现出黄色变软时,取出树叶,用水将树叶上的碱液洗干净;

3、将叶子平铺好,用试管刷或软牙刷轻轻刷去叶肉。将剩下的叶脉放入水中慢慢清洗,稍稍晾干后,夹在书中压平。

八、烧不坏的手帕

用火烧过的手帕居然完好无损? 实验药品:95%乙醇

实验仪器:500mL烧杯、坩埚钳、水槽

实验步骤: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水以1:1配成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两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这是会发现手帕依旧完好如初。

实验原理:燃烧时,酒精的火焰在水层外,吸附在纤维空隙里的水分吸收燃烧热而蒸发,手帕上的温度达不到纤维的着火点,因而手帕烧不坏。 附同类实验:1、烧不着的棉布

棉布是由棉花制成的,棉花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分子构成的,它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是可燃的物质。布条事先浸过30%的磷酸钠溶液,晾干后再浸入30%的明矾溶液中,再晾于,这样,布条上就有两种化学药品,磷酸钠和明矾,磷酸钠在水中显碱性,而明矾在水中显酸性,它们反应之后除生成水外,还生成不溶解于水的氢氧化铝。所以实际上棉布条被一层氢氧化铝薄膜包围了,氢氧化

第 4 页

搜索更多关于: 趣味实验汇总 的文档
趣味实验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s9f0rqce3xy6q95j6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