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听: 铁匠波尔 》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3:09: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铁匠波尔卡》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聆听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并能在系列音乐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进而培养节奏感和表现力。

2、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聆听过程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辨乐曲主题旋律的特点和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3、通过参与乐曲《铁匠波尔卡》的系列活动,能与他人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培养孩子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4、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让学生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形式,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孩子们喜爱古典音乐的兴趣。 教学内容:

管弦乐《铁匠波尔卡》曲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乐曲采用D大调,2\\4拍,复

1

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其中在每个乐句末尾,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劳动时的快乐心情。中间转为G大调,乐曲轻松跳跃,形成舞蹈气氛,再现第一部分后,在简短的结尾中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乐效果和活跃欢快的气氛结束全曲。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

能听辨出乐曲主题出现的次数。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律动引入课堂。(播放《单簧管波尔卡》师生一起拍手律动。) 师:“孩子们,让我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随音乐一起动起来吧!” 师:请大家说一说,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是什么? 生:欢快、活泼、有舞蹈感、适合跳舞。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单簧管波尔卡》你们想知道什么叫波尔卡吗?

1

2、介绍“波尔卡 ”

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一种二拍子舞曲,这种舞蹈的舞曲就叫做波尔卡。特点:轻快、活泼、节奏感强。 3、感受打铁的声响

师:大家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生猜乐器的声音) 看图片,他们在做什么?(打铁)

怎样打铁呢?用铁锤有节奏的敲打铁块。(图片)

师:大小铁锤声响有什么区别吗?(教师出示大小铁锤对比敲击) 生:大铁锤声音沉重,小铁锤轻盈。

师: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敲击。(师敲大铁锤、生敲小铁锤) 4、出示课题《铁匠波尔卡》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非常特别的乐曲《铁匠波尔卡》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听一段音乐小故事! 二、欣赏《铁匠波尔卡》 1、欣赏全曲。

1

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听: 铁匠波尔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xtwg54x2m3gzju6vsv034ka295j0v00d0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