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几种获取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
2、掌握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方法; 3、会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学习重点难点:
由实验理论分析探究平抛运动轨迹、初速度。 知识回顾
1、平抛运动的定义: ; 2、条件: ; 3、特点: ;
自学导航
一、常见的几种获取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课本14页参考案例 ① ② ③
二、实验原理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和运动;一个水平方向的____________ ,其速度等于平抛物体运动的________;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_ ,通过实验确定作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后描出运动轨迹,测出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利用公式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抛物体的速度v0=__________ .
三、实验器材:斜槽轨道、小球、木板、白纸、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四、实验步骤
1.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检查斜槽末端部分是否水平的方法
2.固定木板上的坐标纸,使木板保持竖直状态,小球的运动轨迹与板面平行,坐标纸方格横线呈水平方向;
检验坐标纸是否竖直的方法:
3.建立直角坐标系xoy: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0为坐标原点,从坐标原点0画出竖直向下
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确定坐标原点o的方法是: 4.让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自由滚下,由0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先用眼睛粗略地估计小球在某一x值处(如x=1 cm或2 cm等)的y值,然后用铅笔尖指着这个位置,让小球从原释放处开始滚下,看是否与铅笔尖相碰,如此重复数次,较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这个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这一点。
5.依次改变x值,用与(4)同样的方法确定小球通过其他各点的位置。
6.取下坐标纸,用刻度尺过0点画出y轴和x轴[当第(3)步未进行时],将(4)(5)中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这就画出了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曲线(所画曲线可不通过个别偏差大的点,但必须保持曲线平滑,不允许出现凹陷处)。
五、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1)固定斜槽时,必须注意使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保持水平,以使小球离开斜槽后做 平抛运动。
(2)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 纸但不接触。
(3)在斜槽上设定位卡板,使小球每次都从定位卡板所确定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以保证重复实验时,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
1
(4)应在斜槽上适当的高度处释放小球,使小球能以适当的水平速度抛出,其运动轨迹由图 板左上角到右下角。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坐标纸,减小测量误差。
(5)由平抛运动方程求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时,应在平抛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0较远的点 的坐标数据来进行计算,这样既便于测量又减小了误差。 六、数据处理
1,思考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2、如何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七、误差分析
(1)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造成小球并非做平抛运动,测量的数据不准确。 (2)建立直角坐标系时,误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实际上应以末端端口上的小球球心位置为坐标原点)。
(3)小球每次从槽上开始滚下的位置不相同,使得平抛初速度不相同。 当堂检测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减小误差?(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水平部分轨道必须水平 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上同一高度释放
2、某同学使小球沿桌面水平飞出,用数码相机来拍摄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录像(每秒15帧)并将照片打印出来。问:他大约可以得到几桢小球正在空中运动的照片?
3.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描绘得到的平抛物体的轨迹的一部分,抛出点的位置没有记录,试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A h1 h2 B C s s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