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画线段 1.尝试画线段(1)现在请你画一条长为3厘米的线段,你能画吗?试一试。(书上有画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2)展示,订正画的结果。(怎样判断画的对吗?○1是不是线段?○2线段是不是3厘米长) 2.示范讲解:因为线段的长是3厘米,所以只要把尺子放平,铅笔紧挨尺子有刻度的一边,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最后在两边点上端点。 3.再次画线段:你能用这种方法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吗?巡视指导。 三.巩固反馈1.基础练习:(1)练习一的7题(说明理由)(2)练习一的8题 (3)练习一的10题: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认识,怎样得到正确的答案。 2.全班在作业本上画:(1)画出长5厘米的线段;(2)画出比5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3)画出比5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四.扩展练习:在每两个点间画线段。(试一试)思考:3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4个点能画几条线段?5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直线没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直线没有端点,不能量出它的长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6
高山塘小学 数学 科教案
班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一) 此主题共 4
课时 第 1 课时 拟第 周上课 主备教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 点 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难 点 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 学生预习 第9页例1 集体备课内容 一、情境引入: 教师出示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内容。请学生说说图中有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事。引导学生发现每班的人数和车辆的准乘人数。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如果学生提不出乘车问题,教师就提问: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二次备课内容 教学过程 二、合作探索: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请代表发言。 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什么? 预计发生:生1: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师:为什么?生1:这两个班的人数合起来是66。 师:你是怎样算的?说说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算式。由于学生能口算,教师板书得数。 7
三、教写竖式: 1、请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算的,说时边摆小棒边讲。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谁会写竖式?请学生写写看,师生对其写法进行评价。 2、教师教写,边讲解边板书: 先写“36”,在36的左下方写“+”,再写“30”,写30的时候要注意与36对齐数位,再写“——”。计算时,把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3、请学生自己写竖式,指名写在投影片上,集体订正。其他学生同位互查。 4、讨论: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四、做一做:用投影出示题目,指名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写在书上。全班学生看投影片,集体订正。然后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五、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练习题:35+2= 26+30= 45+20= 86+3= 请学生任意选两道题,用竖式计算。同位检查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六、总结: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竖式计算应注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8
高山塘小学 数学 科教案
班 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二)此主题共 4
课时 第2 课时 拟第 周上课 主备教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重 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难 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课前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 学生预习 第10页 例2 集体备课内容 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师:怎样列算式? 二次备课内容 教学过程 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提问: 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提问: 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9
(3)请口算的学生讲。 提问: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 三、练习: 练习二 第1题: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 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