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买了些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先是买了本 ,是24元,又买了本30元,再买了本18一共用了多少元?算式怎么列?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 巩固练习 神奇小积木,让我们一起算一算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得数。 19 23 21 18 22 20 19 31 22 29 13 39 请对你们小组的另外的三命同学的苹果个数进行调查了解,并计算三位同学的苹果总个数。 进行口算,并把口算的题目个数记录并进行计算/(附加) 四、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26
高山塘小学 数学 科教案
班 课题 加减混合 此主题共 3课时 第3 课时 拟第 周上课 主备教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重 点 加减混合运算 难 点 理解算理 课前准备 情境图 课件 学生预习 科书P28 集体备课内容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 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 二次备课内容 教学过程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二、 探索新知 车上原来有67人,到站后下车25人,上车的有28人,现在有多少人? 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 请学生试算,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有出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 27
况进行评价。 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想一想,如果我想知道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计算? 做一做。 三、 巩固练习 1、 口算下面各题。 2、 练习五:第5题。 3、 笔算 4、 接龙。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28
高山塘小学 数学 科教案
班 课题 加、减法估算 此主题共 3课时 第3 课时 拟第 周上课 主备教师
1、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强数感; 学习目标 2、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 3、通过学生之间的及时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 点 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难 点 估算方法 课前准备 情境图、实物。 学生预习 教科书P31 集体备课内容 一、 创设生活情境 激活思维 昨天老师去买了些东西,我们来猜猜它的价格好不好?镜子、手电筒、闹钟…… 小朋友都能通过自己平时生活的经验来估计出老师手中物品的价格。(板书:估计) 二次备课内容 教学过程 估计一下老师大约花了多少元吗?为什么你不进行计算呢? 你是怎么想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估算,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什么是估算? 二 提供材料 发散思维 1、妈妈买用品 出示情景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妈妈带了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妈妈带的钱够吗?你 29
是怎么想的? 赶快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比一比谁的最合理。哪一组来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 2、小游戏 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站起来,估计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如果你觉得它比80大,就请往右靠一靠。(是不是太做做了,哈哈) 三、解决问题 1、从图中你看到什么?你估计他们每班各几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 2、 练习六第二题现在小明大约有多少支水彩笔。 3、电脑室里摆放着很多电脑,估计一下,这大约有多少台电脑? 4、练习六第三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