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以身高为例子,回忆以下,医生是怎么给你测身高的?那么今天我们有哪些工具?我们可以怎样测量?要注意些什么? 请小组讨论,并组织汇报。必要时请学生上台演示。一会我们测量尽量使小组的每个同学都能测量一次,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开始测量身高并做好记录。 请小组同学选择你们感兴趣的项目并进行讨论,怎样测量?由组长进行记录,并派一名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学生试说!小组同学对体检表中各项进行测量。 二、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测量。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用我们手上的工具还可以测量什么?你想去测量什么? 小组同学合作测量,并做好记录,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从你们家到学校是多远?怎么测量呢? 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测量工具?你打算怎样测量? 四、 作业: 测量你感兴趣的物体长度并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36
高山塘小学 数学 科教案
班 课题 角的认识 此主题共 3 课时 第 1 课时 拟第 周上课 主备教师
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目标 1、学会用直尺画角,通过制作角体会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 点 难 点 课前准备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角的大小和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每小组两条绳子、一些不规则纸片、两条塑料条、每人一把尺子、教学课件、三角板、一些工具。 学生预习 教材P38例子 集体备课内容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系列 2、导入 二次备课内容 教学过程 你们认识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和它交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 板书课题:角 二、探索新知 1、联系实际、初步感知“角”。 ①找角:这角和我们捉起了迷藏,在这幅图中你还能找到角这个图形吗?指名汇报。 不仅在照片中能找到角,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和多物体上都能找到角这个图 37
形。 这样吧,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比一比,谁找的又对有快又多。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①说角: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角有什么特点?数一数,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②判断:出示课件,找找在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③画角:那我们来画一个角怎么样?挑选几种不同情况在实物展示台展示并请学生进行互评。评价比较最优方法。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认识了角,也知道了角的特点,那么我们在来回想一下,在这节课开始时,我们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角,那么他们哪些才是真正数学上所提到的角呢?你能再来找一找吗? 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38
高山塘小学 数学 科教案
班 课题 角的认识--直角 此主题共 3 课时 第 2 课时 拟第 周上课 主备教师
学习目标 重 点 难 点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1、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直角三角形、活动角、一些纸 教科书P40 集体备课内容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来说一说角。拿出昨天我们制作的活动角。一个完整的角有几部分组成?同桌互相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在拉活动角中我们的能着到一个特殊的角,它不大也不小。现在老师来用活动角来比划比划,你们来看看。 二次备课内容 教学过程 你能拉个和老师这个活动角一样大的角嘛? 有点难是吗,其实用任意形状的纸片我们都能制作出这样一个角。对了,它的名字叫直角。板书课题。 二、 探索新知 1、做直角 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一个直角。拿出一张纸,任意折一折。再沿着折痕对折。看,这两条边所夹的角就是直角。 39
用手摸一摸,感觉直角的大小。和同桌说说你的感受。你觉得直角是什么样的,和大家说一说。(汇报) 2、找直角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直角,但由于它的实际用途,象课桌,为了防止小朋友们碰伤并把课桌磨成圆角,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们像直角。 3、判断:老师也找来了一些直角,小朋友们帮老师判断哪些是真正的直角? 为什么? 4、画直角:小朋友都认识了直角,现在我们要来画一个直角,你有什么好办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直角画得标准?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工具。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展台展示个别作品,请学生判断。再说注意点。 延伸问题:老师在黑板上的直角比你画的直角要大,对嘛? 三、 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角王国中的特殊的朋友,它的名字叫?你能来介绍你这位朋友吗?现在如果老师想让你们用活动角再来摆一个直角,你有什么方法? 四、 作业:寻找身边的直角。 认识米和米尺 板书设计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说明:要求同行同字号,统一用宋体;打印教案和二次备课都要提前一周完成;双周的星期五中午上交前两周的教学反思,由教研组长检查。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