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证券市场主体
第一节 证券发行人
考点一 证券市场融资活动的概念、方式及特征
1.证券市场融资活动的概念和方式
证券市场融资是资金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以有价证券为媒介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活动。盈余单位是指当前的总储蓄超过当前在资本品上出的参与者。盈余资金就是盈余单位当前的总储答超过当前资本支出(即当前对真实资产的投资)的金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需求者融通资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2.证券融资的特征
(1)证券融资是一种直接融资
(2)证券融资是一种强市场性的金融活动
(3)证券融资是在由各种中介机构组成的证券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下完成的。 (4)证券融资是一种长期融资。
考点二 直接融资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直接融资的概念
直接融资称直接金融”,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资金的单位包括企业、机构和个人)与资金短缺、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相互之间直接进行协议,或者在金融市场上前者购买后者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所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使用,从而完成资金融通的过程
2.直接融资的特点
直接融资双方要受融资时间、期限和金额的限制,由于资者对于融资者的信用状况难作深入的了解,又缺乏信用中介的缓冲,故风险相对间接融资要大一些。其具体特点包括: (1)直接性。 (2)分散性。
(3)信誉的差异性较大。 (4)部分不可逆性。
(5)相对较强的自主性。
3.直接融资的分类
(1)商业信用。 (2)国家信用。 (3)消费信用。 (4)民间个人信用。
考点三 间接融资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1.间接融资的概念
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对称,亦称“间接金融”,是指拥有暂时闲置货币资金的单位通过存款的形式,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2.间接融资的特点
(1)间接性 2)相对的集中性 (3)信誉的差异性较小。 (4)全部具有可逆性在
(5)融资的主动权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
3.间接融资的分类
(1)银行信用。 (2)消费信用。
4.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
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若以间接融资为主,则中长期信贷市场居于核心地位;若以直接融资为主,则证券市场居于一国金融市场体系的核心地位
考点四 证券发行人的概念和分类
证券发行人是指为筹措资金而发行债券、股票等证券的发行主体。发行人推销证券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己销售,称为“自销”;二是委托他人代为销售称为“承销”。一般情况下,公开发
行以承销为主。按照发行风险的承担、所筹资金的划拨以及手续费的高低等因素划分,承销方有包销和代销两种
证券发行人主要分为三类:企业类、金融机构类和政府类。
考点五 政府和政府机构直接融资方式及特征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开始进行多方式、多途径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尝试,当前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BOT融资、土地出让收入等。其中,政府机构直接融资的方式包括:
(1)财政资本金投入而获得的股权收益。
(2)由财政投入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二带动外资和民营资本的投入。 (3)获得中央转贷的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内外政府债券。 (4)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和地区金融机构贷款 (5)获得中央转贷的由中央政府向外国政府的贷款。 (6)外国政府援助赠款
政府直接融资具有以下特点:
(1)安全性高。 (2)流通性强。 (3)收益稳定。 (4)免税待遇。
考点六 企业(公司)直接融资的方式及特征
企业融资是以企业的资产、权益和预期收益为基础,集项目建设营运及业务拓展所需资金的行为过程。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融资、发展、再融资、再发展的过程。
公司(企业)直接融资主要有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方式。
考点七 金融机构直接融资的特点
金融机构直接融资的最大特点是: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可以影响货币供给量,从而起到去货币化的作用。银行发行债券,会回笼货币,使存款缩减相反,银行债券赎回,会起到释放货币的作用。
另外,金融机构直接融资还具有下列特点:
(1)发行金融债券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能力,化解金融风险
(2)发行金融债券有利于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产结构。 (3)发行金融债券有利于丰富市场信息层次,增加投资产品种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