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环境工程印染废水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7:21: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定稿时间:2016-03-10

(6) 印花废水。COD值较高,含有浆料。

(7) 整理工序废水。水量较少,有机物复杂,主要有浆料、油剂、树脂、纤维等。

(8) 碱减量废水。pH及COD较高,主要是涤纶仿真丝碱减量过程产生,含有对苯二甲酸(含量达到75%)、乙二醇等,属于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4]。

2.2 印染废水的特点

综合以上各工序废水,导致混合的废水成分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印染废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水质水量的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高且复杂,pH呈碱性。因为化纤工业的发展,各种新型浆料(PVA等)、助剂等的加入,使得废水中有机物降解难度以及毒性增加,处理难度加大。

(2) B/C比值普遍低于0.3,因此在废水的生物处理之前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B/C比值。

(3) 各种染料的加入导致废水色度很大,需要选择适合于处理该废水的吸附剂、混凝剂等的种类及数量。

3 物理处理法

3.1 吸附法

吸附法在工业废水处理上运用很普遍,吸附剂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附污染物、色素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投资小、操作简单,对各种成分都有去除效果,适合于处理浓度不高的废水,因此常用于废水的末端处理。

目前市场上运用较多的吸附剂主要是活性炭,但价格比较昂贵,吸附能力有限,一段时间后会达到吸附饱和而且活性炭的再生比较困难,再生后其吸附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5]。为减少吸附剂成本,可以将活性炭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向pH=6.0,COD值为1870mg/L,色度为320倍的印染废水中投加适量活性炭粉煤灰混合吸附剂(活性炭粉煤灰均为100目),最终其色度、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95.85%、93.74%[6],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孟范平[7]等指出天然矿物吸附剂(如黏土、矿石等),固体废弃物吸附剂(如炉渣、煤渣、植物秸杆焚烧后的粉末等),无机物吸附剂,树脂吸附剂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脱色与去除COD的效果。

3.2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通过微孔过滤作用来达到污染物的分离而净化出水的处理方法。

Ⅱ﹣4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定稿时间:2016-03-10

近年来在污水处理领域对该方法的运用逐渐增多,其优点体现在效率高、操作简单、占地少以及没有二次污染,主要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但会出现膜污染问题,要定期进行反冲洗及膜更换。

膜处理技术在很早就已经运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主要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四种过滤技术,其中以反渗透的处理效果最好,但其能耗较高,膜污染较快。国内有应用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对高盐度、高色度的印染废水进行处理,可以使色度去除几乎达到100 %,COD去除率大于95%[8]。郝云升[9]等采用纳滤集成膜技术处理经混凝处理的印染废水,最终出水COD为30mg /L,检测不出色度和浊度,达到了再生水水质的要求。Goksen Capar[10]等分别运用微滤、超滤、纳滤结合明矾化学沉淀法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发现纳滤的效果最好,明矾最佳投药量为150mg/L,但是会造成通量下降22%。

3.3 超声波处理法

利用超声波气振法[11]来处理印染废水,对降低印染废水中的色度、COD、苯胺等污染物有较好效果,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7%、90.6%、85.2%,总污染负荷削减率为85.9%。超声波可降解难降解的印染废水有机污染物,降解条件较为温和,使用范围较宽,但是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超声波处理印染废水时COD浓度越高,处理效果就越好;COD的去除率还随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废水最佳pH为8.0(±0.3);同时加入适量的H2O2可以大大提高COD的去除率,比单独的超声波处理效率提高约3倍,其协同处理作用非常明显[12]。

4 化学处理法

4.1 混凝法

混凝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基建费用较低,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其不足之处是常年的药剂费用较高,而且产生的污泥含无机物较多,和生物处理单元的污泥差别较大。

目前应用的絮凝剂很多,例如无机铁/铝盐絮凝剂、聚烯酸、季胺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两性壳聚糖絮凝剂、淀粉改性阳离子絮凝剂、聚合硅酸铝、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及(PAC+PAM)复合絮凝剂、NOC-1 系列生物絮凝剂[13]等等。复合絮凝剂主要是运用了传统单一絮凝剂优势互补的原理;微生物絮凝剂是利用桥联作用使污染物沉淀;纳米絮凝剂目前主要是指用铝、铁、硅等合成的纳米材料对污染物的去除[14]。

姚力[15]等运用自制的生物絮凝剂MBF-737和化学絮凝剂FeCl3复配使用对

Ⅱ﹣5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定稿时间:2016-03-10

印染废水进行了混凝实验,絮凝率、除浊率、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3.81%、79.91%、86.5%,而且复合絮凝剂的用量少,充分体现了其节能高效的优点。司鹏敏[16]等运用新研制的BH1型混凝剂对针织印染废水进行了脱色与去除COD的实验,COD、色度去除率分别为64%、89%,效果优于普通的硫酸铝等混凝剂。由此可见,混凝法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4.2 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与污染物之间的电位差而表现出强氧化性作用,使有机污染物中的不饱和键断裂形成简单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化学氧化法可用于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见效快、能提高废水生化比、去除有机物能力强等,因此在印染废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

二氧化氯常用于污水的末端处理,是一种强氧化剂。主要特点有强氧化能力、消毒性能基本不受pH值影响、不被氨或氯胺反应、温度越高对细菌的灭活能力越高、具有较强的脱色除臭效果[17]等。石磊[18]采用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ClO2能够有效分解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结合后续的混凝处理,最终出水COD可以保持在50mg/L左右,色度低于20倍。

臭氧氧化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及污泥,只需要臭氧发生器即可,因此占地面积很小。但是其运行成本比较高,不适合处理大流量废水。当臭氧与活性炭法联合使用时,活性对臭氧氧化具有催化作用,使臭氧产生OH?的能力更强,并且在碱性条件下以及30℃时效果最佳[19]。卢宁川[20]等研究表明臭氧对含有GBC枣红基染料的印染废水的脱色率为94%,CODcr的去除率为72%,并且出水的pH趋于中性。仅采用臭氧氧化处理印染废水,虽然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处理成本较高。赖冬麟[21]等将臭氧氧化和生物处理技术结合,即先用臭氧进行预处理,再进行生化降解,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处理效率,又能大大降低处理成本。

芬顿试剂是由Fe2+和H2O2组成的混合体系,酸性条件下H2O2在Fe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可以将羧酸、酯类等氧化为无机态,因此该技术常用于处理难降解的有机废物。单宁[22]等采用Fenton法对印染厂生化出水(COD值约为90mg/L)进行深度处理,在pH值为4.0、FeSO4 投加量为900 mg/L、H202投加量为1.5 ml/L的条件下反应30min,COD去除率可达70%,符合废水提标改造的要求。宋应民[23]等研制了一种新型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经试验表明,对pH为7.83的印染废水可以使COD去除率达67%以上,出水澄清,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光催化氧化技术主要利用紫外光激发氧化,将O3、H2O2等氧化剂与光辐射相结合,组成UV-H2O2、UV-O3等工艺,可以用于处理污水中难降解物质。在

Ⅱ﹣6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定稿时间:2016-03-10

Fenton体系中加以紫外光辐射,可以加快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去除,提高处理速率。Hsuhui Cheng等[24]采用浸渍法制备的Fe(II)/γ-Al2O3作为光芬顿法的催化剂对含有酞菁染料的废水进行处理,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其处理效果非常好而且催化剂可以重复利用三次。目前运用较多的光催化材料TiO2具有稳定性好、光效率高等优点。有研究表明,将TiO2制成膜固定在反应器内[25],光源为高压汞灯,可以将丝绸厂印染废水的色度去除100%,COD去除率达到85.6%。

4.3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分为内电解法和电解法。内电解是以铁屑和炭粒为电极,污水为电解质组成原电池,通过电极反应达到净化水质和提高生化比的目的。电解法需要外加电流,电解产生[O]和[H]等氧化还原行物质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同时产生的Fe2+水解后具有絮凝作用。电化学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设备费用低、管理方便,因此该技术被广大印染企业采用。

电解-内电解复合法[26]处理印染废水效果显著,具有协同作用。电解电极的电场可以使内电解的电极电位差增加,提高内电解反应速率。内电解产生大量的微电池分布于污水中,可以降低电解法的负荷,进一步缩短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所需的处理时间。为适应印染废水碱性条件,在铁碳微电解中加入稀土元素和铜组成的添加剂[27]就可以使整个反应在中性或者偏碱性条件下运行,而且处理效果不会变差。

5 生物处理法

5.1 好氧处理法

好氧处理法是在有足够的溶解氧存在情况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但是此过程能去除的大多是溶解性的易于降解的有机物。以活性污泥法、投料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滤池为主。

一般传统活性污泥法对印染废水COD去除率不高,因此国内外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如向普通活性污泥法中投加填料以增加容积负荷等。其中日本研发了以PVA凝胶小球为载体的好氧处理工艺[28],而且此工艺已经应用于日本的制药、果汁、冶金、造纸等行业,其优势表现在容积负荷大大提高,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占地少节省投资等。我国试验研究表明,废水直接进入PVA反应器后依次进入污泥减容槽和沉淀槽,最终出水效果为CODCr为100~200 mg/L,反应器对COD去除率为85%以上[29],可以看出其处理效果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大大提高。

Ⅱ﹣7

搜索更多关于: 环境工程印染废水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的文档
环境工程印染废水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yhvu2untd7z7sh75m1a072ie1yi3600n14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