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会议的意义
1 为中俄音乐交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参加本次会议的俄方代表以及刚刚归国的留俄学子们,在发言中分别向我国学者介绍了近年来俄罗斯音乐院校的教学和艺术实践的最新经验,传递了现代俄罗斯艺术教育体系是如何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需求的最新信息,给中国学者以很大的启发。
2 搜集了大量中俄音乐交流方面的“口述历史”资料。参加本次学术会议的很多专家学者都以个人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为主题进行发言,这些发言为“20世纪中俄音乐交流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难以在现有文献中寻获的大量珍贵的实证材料,这些“口述历史”能够帮助今人捕捉中俄音乐交流历史中,未被发掘的或为传统历史文献所遗漏的资料,呈示其背后更为丰富、立体的社会含义,填补了统计和量化调查的不足,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中俄音乐交流史中所蕴含的人文性和动态性。
3 汇集了大量中俄音乐交流的相关学术成果,为后辈学人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次会议的所有参会论文(包括现场发言)累计约有八十余篇,均将进行整理、编辑并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这些文章从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音
乐人类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多种学术视角,以多样的学术研究方法,全方位、多维度地对中俄音乐交流史事进行了回顾、总结与反思,这些成果必将为后辈学人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的学术参照与史料支持。
4 为中俄两国学者就“中俄音乐交流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对话的平台。本次研讨会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中俄音乐交流历史与现状的深刻思考,激发了中国学者对振兴我国音乐艺术事业的强烈决心;同时向俄罗斯同行们提出了将中国音乐大量介绍到俄罗斯的历史任务。相信这些理陛思考与对话必将有利于两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中俄音乐交流的未来夯实基础。
“2009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已经胜利闭幕。正如李岚清同志在题词中所寓意的,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与会专家的发言均充溢着两国人民在中俄音乐交流历史进程中结下的真诚友情。会议上,中外专家对中俄音乐交流中的历史事项进行了生动、全面的回顾,对中俄音乐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客观的评价与反思,对中俄音乐文化交流的前景与未来展开了美好的期许,勾勒出一幅中俄人民友谊的动人图景――“情动俄罗斯,动情哈尔滨”。 综述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