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所以运动的人具有动能; (3)人从运动到静止,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相互;动;不变.
11.如图所示,同时用力F1和F2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C和D,两个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若以物体C为参照物,物体D是 静止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滑轮 B 可以看作省力杠杆(选填“A”或“B”);若滑轮重及摩擦不计,力F1 大于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分析】①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再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②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解答】解:①重物C和D上升的过程中,两个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物体C为参照物,物体D是静止的;
②滑轮B为动滑轮,其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因此,可以省一半的力;而滑轮A为定滑轮,不能省力,拉力等于物重,所以,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F1=2F2,故F1>F2. 故答案为:静止;B;大于.
12.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2库,通过它的电流为 1.2 安;若它两端的电压为24伏,其电阻为 20 欧;若沿长度方向,将该导体截去一段后接入原电路,通过它的电流将 变大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的大小.
【分析】(1)知道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根据I=求出通过它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大小;
(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越短电阻越小.
...
...
【解答】解:(1)通过它的电流: I==
=1.2A,
∵I=,
∴导体的电阻R==
=20Ω;
(2)∵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且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越短电阻越小,
∴若沿长度方向,将该导体截去一段后接入原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不变时,通过它导体的电流将变大. 故答案为:1.2;20;变大.
13.重为10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12牛、向上的压力为16.9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4.9 牛,体积为 5×10﹣4 米3.当物体在水底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为 5.1 牛.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1)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知道浮力、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的体积.
(3)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这个两个力的差. 【解答】解:(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F向上﹣F向下=16.9N﹣12N=4.9N. (2)∵F浮=ρ水gV排, ∴V=V排=
=
=5×10﹣4m3.
(3)F合=G﹣F浮=10N﹣4.9N=5.1N. 故答案为:4.9;5×10﹣4;5.1.
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灯泡L不亮,故障发生在电阻R、灯L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①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原来的灯泡L后,小灯 可能发光 (选填“一定发光”、“一定不发光”或“可能发光”).
②在原故障电路中,将电流表A与灯L位置互换后,电压表V的示数不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R断路、L短路、R断路且L短路 (写出所有可能情况).
...
...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分析】电路故障一般是断路或短路,根据实验现象一一分析其原因即可.
【解答】解:①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短路或断路,如果故障原因是小灯泡,换掉小灯泡,小灯会发光,如果原因是电阻R,则换上好的灯泡还是不会发光,所以小灯可能发光; ②在原故障电路中,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将电流表A与灯L位置互换后,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正常情况电压表的示数是变大的,示数不变,说明原电路故障R断路了或灯L短路.R 断路,与之并联的电压表与灯L串联,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接近电源电压;灯L短路,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电压.
故答案为:可能发光;R断路、L短路、R断路且L短路.
15.打开一瓶香水,不久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为了探究液体中影响分子扩散快慢的因素,某小组同学用烧杯、冷水、热水、酒精、胶头滴管和红墨水等进行实验.实验中,他们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相等的酒精和水如图(a)、(b)所示,在两杯液体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观察到两杯液体变成红色的时间不同.然后又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如图(b)(c)所示,同样滴入相同的红墨水,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长.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 分子在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中,扩散的快慢不同 . ②比较(b)和(c)两图可知: 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
【考点】扩散现象.
【分析】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解答】解:
...
...
①比较(a)和(b)两图可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酒精和水体积相同、温度相等,滴入相同的红墨水,两杯液体变成红色的时间不同,说明分子在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扩散的快慢不同; ②比较(b)和(c)两图可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入体积相同、温度不同的冷水和热水,滴入相同的红墨水,热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短,冷水变成红色的时间较长,说明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故答案为:①分子在温度相同的不同物质,扩散的快慢不同;②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
三、作图题(共7分)
16.在图中,重为4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考点】重力示意图.
【分析】先画出标度,然后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画出大小表示2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2倍.如图所示:
.
17.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相反,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