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讨论交流,明确写法。 1、类比手法的运用。 巩固达标阶 师:作者要写的是陋室, 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 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学生思考,明确 的作用是什么? 在这里,作者把山水 比作什么,仙龙又比作什 么? (山水比作陋室,仙 龙比作居住陋室的君子品 德高尚)用类比的方式开 头,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 “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此句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类比) 段 9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将 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 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 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 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 表明自己也追求他们那样 的精神境界。) 2、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师小结:作者先运用类比 手法,由“山”、“水” 引出“陋室”;由“仙”、 “龙”引出“德馨”,点 出文章中心;然后描写居 室的环境及日常生活,最 后再运用类比,以古贤人 居住的屋子来证明陋室不 陋。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 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 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 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 志)作者写陋室不陋,表 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 和安贫乐道的志向。 1、有人说,时代的发展,令许 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作者明确:身居陋室却惟吾德明确本文所蕴含认为只要自己“德馨”,纵然身居陋馨,若他出生在现在,这的时代意义。 室,也同样安贫乐道,心美如饴。他样的高贵品行定会被赋予 10
要是生活在当代,纵然不是“傻帽”,时代的特殊色彩,原则上 也肯定是个迂腐不堪的社会“弃儿”的观念与价值取向不会改 ----落伍者。对此说法,你是怎样看变,因为时代的不同,“谈 待的? 2、集体背诵。 3、完成当堂分层检测题。 4、自己设计座右铭。 板书设计
陋室铭 笑有鸿儒”的他也会在这 个社会大放异彩! 学生对照黑板板书背诵全文。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