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带轮结构设计
查《机械设计》P156页,当dd?300mm时,采用腹板式。D是轴承外径,查《机械零件手册》确定选用深沟球轴承6211,d=55mm,D=100mm。带轮内孔尺寸是轴承外径尺寸100mm。齿《机械设计》表8-10确定参数得:
bd?8.5,ha?2.0,hf?9.0,e?12,f?8,?min?5.5,??38
? 带轮宽度:B??z?1?e?2f??5?1??8?2?7?64mm 分度圆直径:dd?280mm,
d1?1.9D?1.8?100mm?180mm,C?5/28?B?11.4?12mm,
'L?B?64mm,
4.5 片式摩擦离合器的选择和计算
片式摩擦离合器目前在机床中应用广泛,因为它可以在运转中接通或脱开,具有结合平稳、没有冲击、结构紧凑的特点,部分零件已经标准化,多用于机床主传动。 (1) 确定摩擦片的径向尺寸:
摩擦片的外径尺寸受到外形轮廓的限制,内径又由安装它的轴径d来决定,而内外径的尺寸决定着内外摩擦片的环形接触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离合器的结构与性能。表示这一特性系数?是外片内径D1与内片外径D2之比,即??D1D2
一般外摩擦片的内径可取:D1=1.5d=1.5?36=42mm;
机床上采用的摩擦片?值可在0.57~0.77范围内,此处取?=0.6,则内摩擦片外径D2?D1??420.6=70mm。
(2) 按扭矩确定摩擦离合面的数目Z:
Z≥
TK[P]f?S?rfKVKmKZNnj???9550?
其中T为离合器的扭矩T?95505.5710?0.95?70.28N?m;
17
K——安全系数,此处取为1.3; [P]——摩擦片许用比压,取为1.2MPa; f——摩擦系数,查得f=0.06; S——内外片环行接触面积,
S??4(D2— D1)=2461.76mm;
(D2?D1)3(D2?D1)22332 22
rf——诱导摩擦半径,假设摩擦表面压力均匀分布,则rf?KV——速度修正系数,根据平均圆周速度查表取为1.08;
Km——结合次数修正系数,查表为1.5;
=28.58mm;
KZ——摩擦结合面数修正系数, 查表取为1;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Z≥11.1,圆整为整偶数12,离合器内外摩擦片总数i=Z+1=13。
(3) 计算摩擦离合器的轴向压力Q:
Q?S?P?Kv?2467.76?1.2?1.08N?3109.4N
(4) 摩擦片厚度b = 1,1.5,1.75,2毫米,一般随摩擦面中径增大而加大。内外片分离时的最小间隙为(0.2~0.4)mm。
(5) 反转时摩擦片数的确定:
普通车床主轴反转时一般不切削,故反向离合器所传递的扭矩可按空载功率损耗确定。普通车床主轴高速空转功率Pk一般为额定功率Pd的20~40%,取Pk = 0.4Pd,计算反转静扭矩为Pk = 12.2KW,代入公式计算出Z≥4.5,圆整为整偶数6,离合器内外摩擦片总数为7。
根据JB/T9190-1999选用机械式多片双联离合器,因为安装在箱内,所以采取湿式。查表可得离合器参数H=2.5,模数m=2.5。查《离合器手册》表1.2.6选用编号为2的离合器。
18
5. 动力设计
5.1主轴刚度验算 5.1.1 选定前端悬伸量C
参考《机械装备设计》P121,根据主轴端部的结构,前支承轴承配置和密封装置的型式和尺寸,这里选定C=120mm.
5.1.2 主轴支承跨距L的确定
一般最佳跨距L0??2?3?C?240?420mm ,考虑到结构以及支承刚度因磨损会不断降低,应取跨距L比最佳支承跨距L0大一些,再考虑到结构需要,这里取L=600mm。
5.1.3 计算C点挠度
1)周向切削力Pt的计算
pt?2?955?10?NdDjnj4
7其中Nd?5.5KW,??0.96?0.98,
Dj??0.5?0.6?Dmax??0.5?0.6??400?200?240mm,取Dj?240,nj?31.5r/min
故pt?2?955?10?0.82?5.5240?35.534?1.15?10N,故P?1.12Pt?1.736?10N。
3N44Pr?0.45Pt?6.98?10N,Pf?0.35Pt?5.43?10
2) 驱动力Q的计算
参考《车床主轴箱指导书》,
其中
Q?2.12?107Nnzn
19
所以
N?Nd??5.5?0.96?0.98?4.58KW,z?72,m?3,n?35.5r/min
7Q?2.12?10?74.584?72?35.5?1.13?10N
4 3)轴承刚度的计算
这里选用4382900系列双列圆柱子滚子轴承 根据C?22.222?1.50.103?d0.8求得:
CA?22.222?1.5CB?22.222?1.50.1030.103
?700.8?8.48?10N/mm?9.224?10N/mm55?1000.8
4)确定弹性模量,惯性距I;Ic;和长度a,b,s。 ①轴的材产选用40Cr,查《简明机械设计手册》P6,有
②主轴的惯性距I为:
??D4外E?2.1?10MPa
5 I??D4内?64?4.27?10mm
64 主轴C段的惯性距Ic可近似地算:
??D41 Ic??0.6D64441??6.25?10mm
64 ③切削力P的作用点到主轴前支承支承的距离S=C+W,对于普通车床,W=0.4H,(H是车床中心高,设H=200mm)。
则:S?120?0.4?200?200mm ④根据齿轮、轴承宽度以及结构需要,取b=60mm ⑤计算切削力P作用在S点引起主轴前端C点的挠度
ycsp?3sc2?c3Lsc?L?S??L?C?sc?P????223EICALCAL?6EIc??mm ?代入数据并计算得ycsp=0.1299mm。
⑥计算驱动力Q作用在两支承之间时,主轴前端C点子的挠度ycmq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