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
1.巧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中(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
2.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有许多综合实验题图文结合,思考容量大。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
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在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或绘制变化曲线等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变式探究】为了探究硫酸铜对硫酸与锌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测量在不同试剂用量的反应条件下获得相同量气体所用的时间。
(1)请完成下表(填写表格中的空白处)(假设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5
实验编号 所加0.4 mol·L H2SO4溶液的体积 所加0.2 mol·L CuSO4溶液的体积 所加蒸馏水的体积 探究硫酸铜对硫酸与锌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时应-1-1① 30 mL 0 5 mL ② 0.5 mL ③ 5 mL 注意的问题 (2)实验③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的锌粒表面呈________色。
(3)实验表明②号实验最快,③号实验最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探究】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铜粉(含铁粉5%以上)制取胆矾(CuSO4·5H2O)并检验其纯度,限选试剂:3 mol·LH2SO4溶液、浓硝酸、3%H2O2溶液、0.2 mol·LNaOH溶液、20% KSCN溶液、BaCl2溶液。有关物质溶解度如下表(单位g/100 g H2O):
温度/℃ CuSO4 Cu(NO3)2
-1
-1
0 14.3 81.8 20 20.7 124.8 40 28.5 163.1 60 40.0 181.8 80 100 55.0 207.8 75.4 247.3 6
(1) 完成制取胆矾的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 步骤1:除铁。将铜粉置于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溶解。将步骤1得到的铜粉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结晶。将步骤2所得溶液蒸发浓缩至液面有晶膜出现,冷却至室温,过滤得粗产品 (2)完成步骤1后,检验铜粉中的铁是否除尽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胆矾中含有少量Cu(NO3)2·3H2O,测定其中CuSO4·5H2O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称量胆矾样品的质量为m1,加水溶解,滴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冷却,称得其质量为m2。样品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列出算式)。
【答案】(1)
7
【例2】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