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A与国家B之间的贸易会使双方都受益吗?为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的在两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同,因此要视两国需求情况来决定封闭和开放下的贸易条件。如果两国需求相同,开放后福利不改变,如果两国需求不同,开放后有利于福利的改进。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习题
1. 假定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中国香港劳动力丰富,日本资源丰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1)画出中国香港和日本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为什么它们的形状会是这样。 (2)在封闭条件下,两者的比较优势分别是何种商品?解释原因。
(3)在开放条件下,当中国香港和日本进行贸易时,根据H – O定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4)分别就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在图中标出两者的生产点,消费点,进口量和出口量以及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和开放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答案:参见教材P59-62的分析和阐述。
2. 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两者在下列情况下会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吗?解释并举例。 (1)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偏好不相同; (2)相同的偏好,但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 (3)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答案:(1)会,由于相对价格差异存在;
(2)会,这与教材中的阐述完全一致;
(3)不会,在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条件下不会发生贸易。
3. 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X=10LK。指出三种可以使企业生产出200单位产出的投入品组合方式。在每种情况下,企业的资本-劳动比是多少?如果工资率是每单位10美元,资本的租金率为每单位20美元,那么企业三中投入组合的成本各是多少?
答案:仅举一种情况,L=2,K=10,这时资本-劳动比为5:1,成本为220
4. 是什么决定了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你可以想象到两个国家的各部门都表现出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的情形吗?请给出解释。
答案:在技术相同的条件下,资源禀赋决定了商品的资本-劳动比,如果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相同,就可能出现相同的资本-劳动比。
5. 为什么两个国家封闭时的相对价格限定了国际贸易条件的范围?请给出解释。
答案:只有国际比价在两国封闭比价之间,两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参加国际贸易才有利可图。
6. 凹的和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别反映怎样的成本递增/递减情况? 答案: 向外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成本递减;反之表示递增。、
7. 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图示解释下列情况对某个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经济的影响: (1)被隔离在新技术之外;
(2)本国居民无法与外国进行商品交换; (3)企业无法进行专业化生产。 答案:可以参考教材图1-14的分析。(教材P31)
8. 一些人认为,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国的生活水平将要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试评论这一观点。
答案: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前提是商品价格均等化,由于贸易成本和技术差异的存在不可能实现商品价格均等化,因此美国的生活水平不可能降至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
9. 考虑A、B两国的要素禀赋如下: 要素禀赋 A国 劳动力(百万工人) 资本存量(千台机器) (1)哪个国家相对资本丰裕? (2)哪个国家相对劳动力丰裕?
(3)假设商品S相对商品T属资本密集型,哪个国家在生产商品S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 9. (1)B国; (2)A国; (3)B国。
10. 澳大利亚土地辽阔,印度劳动力丰富。小麦相对于纺织品属于土地密集型商品。利用图示说明贸易前后这两个国家的均衡。随着这两个国家贸易的上升,哪种要素获益,哪种要素遭受损失?为什么? 答案: 对于澳大利亚,土地获益;对于印度,劳动力获益。
11. 假设A国劳动力丰富。它能够生产两种商品X和Y,X相对于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画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并确定贸易前X和Y相对价格。现在假设一种新的技术使得资本能够更有效率地生产商品X,分析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能出现的变化,同时分析A国商品X相对价格的变化。这将会如何影响A国的贸易模式?为什么?
答案:显然X商品的产量上升,Y的产量会下降,从而使得A国可能在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12. 论述H – O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及其联系。
答案:重点指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H-O定理是基础,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静态表述,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是对H-O定理的深化,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计较静态表述,罗伯津斯基定理则强调要素禀赋的长期改变,属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动态表述,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区逐渐深入的分析,是有机的逻辑的统一。
13. 近年来,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许多国家对我国纺织品进口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请利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其原因,并对这一做法作出简单评价。 答案:(1)指出中国属于劳动密集型国家,利用H-O定理说明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必然性,说明一些国家的贸易政策是违背比较优势规律的。
(2)利用斯托珀-萨米尔森定理说明这些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那就是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可能会导致该国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商品价格下降,进一步影响一些集团的实际收入,从而会影响政府制定各种各样的保护措施。
(3)利用贸易的福利分析,指出贸易是双赢的结果,问题并不在于贸易,而在于贸易利益的合理分配;政府应该采取合理的贸易政策来平衡贸易利益;从而说明这些国家的做法是错误的。
45 15 国 家 B国 20 10
14. 假设一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其生产函数如下式所示: X=min (K1/3, L1) Y=min (K2/5, L2) 资源禀赋为:K=400,L=100
0.40.6
消费者偏好的效用函数为U=XY,据此计算: (1)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2)开放条件下,假设国际价格比为1/1,求两种商品的进出口数量; (3) 比较开放前后该国国民福利的大小。 答案:(1)首先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知识,我们很容易两种产品满足下式: X=K1/3=L1 Y=K2/5= L2
由此可得:K1=3X,L1=X,K2=5Y,L2=Y
封闭条件下充分就业我们可得:3X+5Y=400,X+Y=100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封闭状态下的产量:X=Y=50
根据消费者最优化原则,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式子: PXX=0.4M,PYY=0.6M,两式相比可得PX/PY=2/3 (2)在新的国际比价下,我们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易得,在这种国际比价下该国会专业化生产X产品,在这种情况下:X=100,Y=0
假设该国消费者的消费量分别为XD,YD
首先该国的总消费等于总收入,因此100×PX+0×PY=PXXD+PYYD 其次两种产品的消费满足:PXXD/PYYD=2/3 最后给定价格比为:PX/PY=1
由上面的三个等式我们可以得XD=40,YD=60
因此在该种情况下,该国出口X商品60,进口Y商品60。
(3)为了比较开放前后,国民福利的改变,我们比较一下开放前后总效用的大小即可: U=X0.4Y0.6
开放前:U=500.4500.6=50
开放后:U=400.4600.6=4.3734×11.6651=51.0170 显然开放后的国民福利要大于开放前的国民福利。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一)选择题
1.经济学中划分长期和短期的标准是( D )
A.看时间的长短 B.看要素供给量的变化 C.看要素价格的变化 D.看要素的流动性 2.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一国经济在贸易后达到新的均衡时应满足( C ) A.wx=PXMPLX 且 wy=PYMPLY B.rx=PXMPKX 且 ry=PYMPKY C.w=PXMPLX=PYMPLY D.r=PXMPKX=PYMPKY
3.下述哪个因素会造成劳动以两种产品衡量的实际收入均提高?( B ) A.劳动供给量增加 B.某部门特定要素量增加
C.出口部门产品价格上升 D.由于关税导致进口部门产品价格上升
4.如果X、Y商品的价格上升同样的幅度,则名义工资和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情况应当是(C ) A.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X流向Y B.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Y流向X C.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D.名义工资下降,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5.下述哪个因素会造成两部门的产出水平同时提高?( D ) A.某部门特定要素量的增加 B.某部门特定要素量的减少 C.某部门产品价格的上升 D.劳动供给量的增加
6.如果一国进口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而劳动力是共同要素,则进口关税一定会提高,以下哪个利益集团的实际收入?( A )
A.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 B.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 C.进口部门劳动力 D.出口部门劳动力
7.假设劳动力是部门特定要素,而资本可以在两部门之间流动,那么实际收入水平取决于消费结构的群体是( C )
A.进口部门劳动力 B.出口部门劳动力
C.资本家 D.进出口部门的劳动力 8.如果一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短期内进口部门和出口部门分别使用特定资本,则贸易开始后在短期实际收入低而长期实际收入逐渐提高的群体是( A )
A.出口部门特定资本所有者 B.进口部门特定资本所有者 C.出口部门劳动力 D.进口部门劳动力
(二)简答题
1.假设只有劳动和土地两种投入品。A国是一个劳动丰裕的国家,在这里种植咖啡和小麦。咖啡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小麦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劳动在咖啡和小麦部门都可以工作,而且可以轻易的在两个部门间流动。但是,土地是特定的:平原上的土地适于种植小麦,而山地上的土地适于种植咖啡,“小麦地”对于生产咖啡是无效的,“咖啡地”对于生产小麦也是无效的。如果A国于一个偏好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短期对下列对象将发生什么?
(1)对于该国的小麦和咖啡生产?请解释 (2)对于该国小麦和咖啡的价格?请解释 (3)对于该国的工资情况?请解释 (4)对于该国小麦地的价格?请解释 (5)对于该国咖啡地的价格?请解释
(6)对于工人、小麦地所有者和咖啡地所有者的福利或购买力?请解释 答案: 咖啡是出口品,小麦是进口品。 (1)咖啡生产增加,小麦生产减少; (2)咖啡价格上升,小麦价格下降;
(3)实际工资变化不确定,与工人消费结构有关; (4)小麦地的价格下降; (5)咖啡地的价格上升;
(6)咖啡地所有者福利水平提高,小麦地所有者福利水平降低,工人福利水平不确定。
2.假定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中国香港劳动力丰富,日本资本丰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1)如果两种要素在部门间是可以流动的,那么下列集团对于开放的贸易会有怎样的感受:中国香港的资本所有者、中国香港的劳动力、日本的资本所有者、日本的劳动力? 答案:中国香港出口服装,进口汽车,日本相反。(1)中国香港的劳动力和日本的资本所有者赞同自由贸易,中国香港的资本所有者和日本的劳动力反对自由贸易。
(2)现在假设劳动在部门间完全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在部门间不能流动。即,一些资本适于生产汽车,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