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运行时,母联开关断开,旧直流系统作为备用。当新直流系统的整流装置和 蓄电池组需进行维护时,应先断开新直流系统的整流装置输出开关和、或蓄电池开关, 再合上母联开关。由于本系统有 运行的措施。
( 6) 35kV 断路器操动机构
35kV 断路器操动机构搬迁过来后,需进行重新接线。
2 组蓄电池,故在操作规程上应有防止
/ 或
2 组蓄电池并列
3.8.3.4 安装措施
35kv 变电站设备的拆卸和安装措施参照 25t 汽车吊、 2 台 5t 载重汽车。
110kv 变电站设备安装措施进行。配置一台
3.8.4 110Kv 、35kv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措施
3.8.4.1 线路概况
( 1) 110kv 线路概况
1) 线路起止点: 起自东笋变电站出线间隔双回路铁塔,终至 工变电站进线门架。
2) 路径走向: 路径走向详见招标文件附图 14.331km。
3) 导线及避雷线情况: 导线采用 LGJ-240/40 钢芯铝绞线,避雷线采用 GJ-50 镀锌钢绞线。导线和避雷线均采用防振锤防振。
4) 绝缘子及金具: 线路采用钢化玻璃绝缘子,型号为 LXP-7 及 LXP-10 型。悬垂绝缘子串和耐张绝缘子串均采用单串绝缘子,悬垂绝缘子串用 7 片,耐张绝缘子串用 8 片。金具按常规配用。
5) 杆塔型式及数量: 全线共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杆塔 43 基,螺栓式铁塔 3 基。
YBS(110XLI ) -4J-Y-101 。线路全长
** 水利枢纽 110kV 施
6) 基础: 钢筋混凝土预制电杆采用预制混土底盘和预制混凝土拉线盘;螺栓式铁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
7) 地形比例: 山地约 28.1%,共 4.027km;高山大岭 71.9%,共 10.30km. 。 8) 地质比例: 沿线 45%的杆位为粘性坚土, 55%的杆位为松砂石,杆位多为含碎石粘土,地基土质均较好,不需作特殊处理。基本地震列度为
7 度。
9) 交叉跨越: 跨越公路 2 次, 35kV 线路 1 次, 10kV 线路 5 次, 0.4kV 路线 2 次, 矿区通讯线 1 次。穿越了 110kV 线路 2 次, 220kV 线路 1 次。
10) 交通运行情况: 线路沿公路走向,杆位离公路较近,交通方便。混凝土电杆及预制品如就近从 ** 采购,可一次性运至杆位公路边,不再进行工地二次运输。
11) 防雷接地: 线路全线架设双避雷线。每基杆塔避雷线均接地,采用Φ 设成方形加发射形水平接地装置,接地导体与杆塔接地螺栓牢固连接。
( 2) 35kV 线路概况
1) 线路起止点: 起自现有的 ** 水利枢纽 35kV 施工送电线路 枢纽 110kV 施工变电站 35kV 进线门架。
2) 路径走向:线路全长 1.07km,为一回架空跨江线路。 3) 导线及避雷线情况:导线采用
LGJ-95/15 钢芯铝绞线,避雷线采用 GJ-35 镀锌
Y2 号杆,终至 ** 水利
8 圆钢敷
钢绞线。导线和避雷线均采用防振锤防振。
4) 绝缘子及金具:线路采用钢化玻璃绝缘子,型号为 3 片绝缘子,耐张绝缘子串用 4 片绝缘子。金具按常规配用。
5) 杆塔型式及数量:全线使用 3 基带拦线钢筋混凝土预制杆。 6) 基础:采用混凝土预制底盘和混凝土预制拉线盘。 7) 地形情况: 35kV 线路共 4 档,第一档为跨越公路及河流 杆均位于 110kv 变电站的对河山峰上,地形为丘陵地区。
8) 地质情况:杆位为松砂石。 9) 交叉跨越:公路 1 次,河流 1 次。 10) 防雷接地:全线架设避雷线。
1 次(约 800m), 3 基LXP-7 型。悬垂绝缘子串用
3.8.4.2 工作范围
为上述 110kv 线路和 35kv 线路所用材料的采购、安装和调试。
3.8.4.3 执行标准
所有电气设备、材料及它们的检验装配、安装、调整、试验和接收必须符合下列中
国现行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GB5017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 110 ~ 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1179
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