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 (六)反思
16
第9课时 二次根式的复习
学习目标: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性质;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运算;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用。 学习重难点: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的理解;二次根式的化简。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 一对一结对子检查过关。 导:知识点回顾
1、二次根式:(1)定义:
2a(a?0)(2)两个公式:①(a)?a(a?0) ②
a2?|a|
2、积、商的算术平方根:
ab=a·b(a≥0,b≥0)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a?bab(a?0,b?0) a·b=ab(a≥0,b≥0) aa=(a≥0,b>0) bb4、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与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214?7?14?7?2?7?7?2?72 如:
学:
例1:x是什么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x?3,1?x2,a?1?1?a,
例2:化简:
113a?6,,??
2m?3m5?a(1)|4x| (x<0) (2)|a?3|(a?3)
x2||(x?1)(a?1)(3)1?x (4)
(46?52)?3
111?2?1 例4、化简:(1)3?2 (2)3例3、计算 例5.式.
练: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 A.-7 B.37 C.x D.x 2.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22 A. 0.2b B. 12a?12b C. x?y D. 5ab2 54?11-
42-;【提示】先分别分母有理化,再合并同类二次根
11?73?73.若0<x<1,则(x?)?4-(x?(A)
1x212)?4等于……( ) x22 (B)- (C)-2x (D)2x xx4. 下列根式中,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24 B. 12 C. 5.把(a-1)?3 D. 18 21中根号外的(a-1)移入根号内得( ). a?117
A.a?1 B.1?a C.-a?1 D.-1?a 6. 若3的整数部分为x,小数部分为y,则3x?y的值是( ) A. 33?3 B. 3 C. 1 D. 3 二.填空题
27. 已知:x?2??x?y??0,则x?xy? 。
28.三角形的一边长是42cm,这边上的高是30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9. 计算:3?3?13的结果为
10. 已知 ?1??1???x?3?1,y?3?1,则1?1???? ?y?x????11. 化简①5?26= ②7?26= 【两个题选做一个即可】
11x?12. 已知x ,那么 的值是 ??5xx三.解答题 [
11-22
1.计算:()-|1-2|-2 科2. 当x?时,求x-2x-1的值
22?1(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 (六)反思
18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第1课时——勾股定理(1)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代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2、知道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弦的含义,能说出勾股定理,并用式子表示;
3、能运用勾股定理理解用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知道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弦的含义,能说出勾股定理,并用式子表示。
教学难点:能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代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勾股定理的探究: 1、 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探索勾股定理: 探索一:剪4个与图1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再将它们拼成如图2所示的图形。
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 又可以表示为 。 ∵两种方法都是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 = 即 = ∴
2、将图2沿中间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剪开, 得到如图所示的梯形:
直角梯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
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可以表示为: ; 利用“直角梯形的面积”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的关系,可以得到:
= + + ∴ = 即 = ∴
3、 利用代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探索一:如图一,观察图中用阴影画出的三个正方形(每一个
22?2?2(用字母表示)
?2?2(用字母表示)
19
小方格的边长为1)
∵S1?S2= ,S3= ; ∴ = 即:
探索二:利用右图画出一个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C=3厘米、BC=4厘米的直角三角形,
(1)用刻度尺量出斜边的长AB= 厘米, (2)计算: AC2?BC2= = AB2= = 即:3、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
公式变形: c= , a = , b = (二)讲授新课:勾股定理的应用: 例1. 在Rt△ABC中,∠C=90°.
(1) 已知a=6, b=8,求c; (2) 已知a=2, c=5, 求b. 解:(1)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c = = =
??(用字母表示)
??(用字母表示)
2222∴c =
2(2)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b = = = ∴b=
(三)课堂练习:
1、在Rt△ABC中,∠C=90°.
(1) 已知 a=3,b=4,求c; (2) 已知c=10, a=6,求b. 解:(1)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2)在Rt?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
∴c= = = ∴b= = = ∴c = ∴ b=
2.求下列图中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
8C
20
22AcB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