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3:27: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他把刚拣起的一只瓶子扔下去,模仿他妈妈的样子说,‘坏孩子!’ 又拣起那只瓶子,坐下来,啃它。然后,右手拿着瓶子爬到左边,起身,丢下瓶子.朝他妈妈那儿走去,拿了他那装有食物的瓶子,向左转,往回走。走回他丢下的另一只瓶子那里。他试着把一个瓶盖盖在瓶子上。之后,他爬到钢琴罩子下面,用瓶子敲打钢琴。他被拉开,驯服地接受惩罚。他又躺下来吃东西,站起来,走了几步.又向左转、走了几步到钢琴前,往琴罩子下爬,又从罩子下钻出来。他拿起娃娃,弄得它哇哇叫。又扔了娃娃,去拿软木塞和锡盒,再次试图把他们装在一起,一边摆弄一边自言目语地咕噜着什么。他站起来。用右手玩钢琴,坐下,起来,又坐下……?

当人们阅读这段细致具体的描述时,真好像有—个活泼可爱的不停地活动的小不点的形象,生动地再现在眼前。

在我们的学前教育实践和研究实践中,也可以采用连续记录法。例如,可以对幼儿园的半日活动,即老师如何组织幼儿的半日生活作连续观察记录,进而研究分析半日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情况,考察教师的职业素质,以及一日活动中各种教育因素的利用情况等,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改进教育的建议和方案。又如,采用连续记录法,对幼儿园大班儿童与小学一年级儿童24小时活动量加以考究,了解目前在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坡度状况,为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提供研究依据。

(四)实例描述法

实例描述法亦称“样本描述法”,这是根据一些预先确定的标准,尽可能地对所发生的行为、事件及其背景作详尽、连续地观察描述。

实例描述法与连续记录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对某一行为、事件作持续的记录,侧重事件本身;而连续记录法则是在较长的连续的时间阶段内,对所发生的行为事件作持续的记录。实例描述法要求有更详尽的细节以及提前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记录格式。如一天里的时间、人物、场景与情节等.这里提供一个运用实例描述法观察记录的例子: 人物:明明、轩轩 事件:明明打轩轩

有关的人:明明的好朋友文文 时间:2012年9月10日 下午3:07。

明明和文文在玩具区角玩游戏,摆积木,他们玩的很开心。这时候轩轩走过来了,要求加入他们一起玩。明明不要轩轩一起玩,不给他玩具。轩轩就直接抢了文文手里的玩具,文文抢不过他。轩轩准备玩文文的玩具时,明明过来推了轩轩一把,又给夺了回来,这时候他们开始争抢。抢夺的过程中,明明用手抓轩

轩的脸,他们嘴里还在说着?我的??我的??不给你??打你?。这时候,文文已经过去找老师去了。文文走的时候,还在嘟哝着?轩轩打人,我要告诉老师去。?

这段文字读起来更像一部戏剧片段,对人物、场景、行为、事件及情节的发展都给予了详尽的描述。

研究者在运用实例描述观察法时,—定要注意观察的客观性,这样才能确保所得资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因此要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际发生的事情,具体地记录被试做了什么,怎样做的,背景如何以及其他人的反应等,而不是猜测这个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注意不要用观察者的概括性判断或标签式的说明代替实际发生的行为事件,应尽量避免解释性文字。

要能够区分主观记录与客观记录。例如,“明明看见妈妈来了很高兴”,与“明明看见妈妈来了,跳起来,笑着”。这两种描述相对而言,前者不如后者更真实、客观。一位儿童研究专家曾告诫观察人员,“我只相信我的眼睛”,即只记录所看到的,而不是记录所想到的。这对于克服记录的主观性显然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叙述性观察法的特点是手段简便易行,所获得的资料完整、自然、真实生动,适用于较广泛而多样的研究课题。

二、取样记录法 (一)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即在统一确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按预先规定好的行为分类系统将行为归类。主要记录行为是否呈现、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

时间取样观察法是一种测量行为的方式,其原理与被试的取样原理相似。被试的取样,是将在一定范围内抽取的部分对象看作该类对象总体的一个样本,而时间取样法,则将被试在每一时间阶段中的行为,视为其一般的通常行为的一个样本。从理论上认为,如若抽取充分多的时段,在这些时段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便可以代表被试的一般行为,即有代表性的行为。

运用时间取样法时,首先需要确定观察时间,要求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按某种选定的时段进行观察。如每周二、周四上午8-9时,对每个幼儿观察5分钟,持续4周;或每隔若干秒(分)为观察到的行为分类。此外,运用该方法时还需预先规定所要观察行为的详细操作定义,以及系统的行为记录表格。研究者必须熟记操作定义和行为分类标准,以及各种行为的代号,才能迅速有效地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记录。

时间取样法最著名的早期研究者帕顿(M.B.Parten),于1926年10月—1927年6月向开展了一项观察研究,研究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状况。她设计了6种反映儿童参与社会性集体活动水平的预定类型来指导观察(如表6-1),

并对每一类型赋以详尽的操作定义。以下举例说明时间取样法:

1.时间取样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1)确定总的观察时间,如持续一周;

(2)确定几个观察时间段,例如每天上午8:00~9:00和下午14:00~15:00之间,各观察10分钟;

(3)给出所要观察的行为表现的操作性定义,制定且熟悉观察表格内容,如表6.1;

表6.1 儿童社会参与性活动观察记录表 时间 儿童代活 动 类 型 号 无所事旁 单独游平行游联合游合作游事 观 戏 戏 戏 戏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③(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对无所事事、旁观等行为的性质和表现都有操作性定义。

如“无所事事”的操作性定义:幼儿未参与任何游戏活动或社会交往,只是随意观望任何可能引起兴趣的情景。表现为:如没有可观望的,便玩弄自己的身体,走来走去,跟从老师,或站在一旁张望。

(4)实施观察并做记录。

(5)对观察资料进行整理,根据观察时间段出现预先确定的行为表现的次数和情况去推测观察对象的一般行为表现。

2.时间取样法分类系统

时间取样法的行为分类系统有类别系统和特选系统。比较典型的有“弗兰德斯——师生相互作用分类系统④”。

弗兰德斯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简称FIAC),是一种指导系统观察的分类体系,运用于通过时间取样观察法记录与解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系统仅针对师生的言语性相互交往活动。

研究者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表6.2列出的项目及其分类标准定义,每隔3秒钟为所观察到的课堂师生行为判断类别,并将行为代号记入记录表格<表6.2>。

③④

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弗兰德斯( Ned.Flanders),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学者。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公众普遍对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表示不满,社会各界均要求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效能的呼声也日益强烈.人们纷纷质问: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否令人放心?教育投资是否物有所值?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急需一种能够科学考查、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的工具,互动分析(interaction analysis)便应运而生。

表6.2 弗兰德斯师生相互作用分类系统 教 师 言 语 1.接受感情表达:和蔼地接受学生所表达的情感,可以是积极作 的或消极的情感,包括预见或回忆情感。 出 2.表扬或鼓励:表扬或鼓励学生的行为或动作,说笑话使之放反 松紧张感,点头,说“嗯,嗯”、“说吧”等。 应 3.接受并采纳学生的意见:利用学生意见建立或解释某观念。 4.提问:关于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和过程向学生提问。 5,讲课:陈述有关内容、过程的事实,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就 主 有关问题提问。 动 6.发出指令:指示学生做某事,要求学生服从组织课堂活动的发 指令。 起 7.批评:为让学生改变行为而说的话,包括说明教师为何要这样等解释语。 学 生 言 语 作出反8、对教师的言语反应。 应 主动发9.主动言语:自己想要说的,主动发言等。 起 停 顿 10.沉默或困惑;短时间沉默,或观察者未能理解师生交往时—的一段困惑时间。 下列记录表格为记录5分钟内师生相互交往情况时用。每一行代表了划分为20个3秒时段的一分钟内情况。观察者将在每一个3秒内课堂中发生的言语交往行为代号(表6.2中的l—l0)记入表内即可,十分简便。

分钟 FIAC行为代号 第一分 钟内 第二分 钟内 第三分 钟内 第四分 钟内 第五分 钟内 3.时间取样法优点与缺点

时间取样法的优点是省时、简便、客观,可进行量化分析。

缺点是:(1)它仅适用于研究经常发生的外显行为,如学生上课表现、师生交往、教师言行与指令等,但不适用于观察学生的内隐行为如心理活动等;(2)这种方法所获资料往往是说明行为的种种特征(如频率)的资料,不能掌握有关

搜索更多关于: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 - 图文 的文档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观察法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z5xc9hvzd3x5if1kn09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