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
4
第一卷(7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党的历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改进党的作风都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在新时期,改进党的政风,就是要坚持“两个务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历代领导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改进党的作风都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这一认识蕴涵的哲理是
A、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物质与意识谁为第一性,这是区分唯物论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C、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D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一定不同
2、2004年1月23日,欧洲航天局发布公告称,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根据科学家以前掌握的材料,火星两极存在巨大的白冠。过去一直认为这些白冠是二氧化碳凝固形成的干冰。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以前提供的数据只间接表明火星南极地表下存在大量冰冻水。“火星快车”则直接探测到了火星表面有冰冻水。这说明了
①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④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感性认识有不正确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德国法律规定,居民和园丁如被发现破坏蚂蚁窝,将受到重罚。居民若在自家花园发现蚂蚁窝,也不能擅自歼杀,要向当地的林业部门申请,然后再将蚂蚁窝移到森林里去。有关人士认为,蚂蚁可以吃掉对树林不利的害虫。如果能维持相当高的蚂蚁数目,便不必为杀死树林害虫而使用昂贵和有损自然生态环境的杀虫药。上述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②联系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③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④要善于抓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当前,着力调整结构,主要是继续抓好一批关系到全局重大工程建设,加强技术改造,支持和引导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和行业发展。之所以要继续抓好一批关系到全局重大工程建设,是因为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全局高于局部,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④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狮子撼得动大树,却亡于那弱不禁风的小虫子,小草无畏于猛虎枭鹰,却朝夕忧惧狡兎……。这说明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④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6、某厂宣传牌上写着“99+1=0”,其用意是说,虽然生产了99件合格产品,但有一件产品不合格,也不能算你完成了任务,得分也是零。其哲学寓意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 C、局部对整体有重要作用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7、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是一面旗帜,引导人们不断向上、向善、向美。但坏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也是明证。这一论断说明了
①外因在一定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一分为二的 ④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利用外资是互利合作的,在得到巨大的收益的同时,必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对此,我们应着眼于算大帐,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在与国际合作中壮大,增强国际竞争力,这句话表明了
A、要用普遍联系观点看问题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要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 D、要处理好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9、“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这是白居易对同一种树的描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相统一 C、不同的事物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D、要案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0、中共中央一再重申,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11、依据上题材料,我们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因为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C、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D、矛厝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12、“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左丘明失明,厥有《围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司马迁这段话的哲学寓意主要是指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③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④事物的发展必须在曲折中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13、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转变的道理的是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某国有企业在改革之前,年年亏损,负债率高,濒于破产。实行股份制改造之后,他们调整了产业结构,加强了企业管理,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新产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原有的资金、人力、物力、财力发挥了最大的效能,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高,扭亏为盈。这表明了
①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不同也会引起质变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③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④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⑤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朝相反的方向转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⑤
15、世界公认日本人是“最爱干净的”民族。但是,日本医学研究机构的研究表明,日本人免疫力正在下降。由于他们过多地使用了“抗菌”产品使得生活圈子太“干净”了,一旦环境中致病的细菌及病毒情况发生变化,就比别人更容易生病。这反映了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变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事物运动的规律 ③人们在客观条件、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16、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继
续在曲折中发展。总的看,和平、发展、合作是形势的主流,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材料体现了看问题
A、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B、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 C、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
D、必须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把世界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17、过去国家每年向贫困地区调拨粮食、衣物等救济物品及财政补贴,通过“ 输血”维持贫困地区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水准。这种扶贫方式能救急但不能治穷,反而成为一些贫困地区的依赖。通过“输血”方式不能治穷的主要原因在于
A、它只重视主要矛盾,忽视了次要矛盾 B、它只注重矛盾的普遍性,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C、它只重视外因的作用,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它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8、进入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进一步显现,集中表现在固定资产增长过快、新开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部分产业如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上述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 要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优化整体功能 ④ 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9、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办事情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2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是
A、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 B、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的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1、下列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是
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③坐井观天、管中窥豹
④牵牛要牵牛鼻子 ⑤“绝对精神”创造了世界 ⑥声东击西 ⑦打铁还得本领硬 ⑧断章取义 A、③⑤⑥⑧ B、③⑤⑧ C、②③④⑧ D、③⑧ 22、创新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我们必须采取有分析、有选择地吸收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照搬,也不一概排斥;既反对崇洋,也反对派外。我们采取这样的态度,其哲学依据是
A、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B、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观点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点
24、没有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生物就不会进化,人类就不会出现;没有新的社会形态对旧的社会形态的否定,社会就不能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都是新旧事物的相继更替。否定意味着新旧事物的决裂,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折。这段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否定是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B、量变的过程 C、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D、事物联系的环节 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共27分)
25、海尔集团总裁在谈到企业与机遇的问题时,提出了独到的“眼睛论”。他把企业分为三类:一类是一只眼睛的企业,观念上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眼睛只盯住政府,而没有注意市场运行规律;一类企业是两只眼睛的企业,一只眼睛盯住用户,一只眼睛盯住员工,满足双方的要求,这是市场经济法规相对完善的条件下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海尔集团却有第三只眼睛,即盯住“机遇”。他说:“企业和人生一样,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上述材料表明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B、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C、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D、事物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
26、宋朝诗人卢梅坡有《雪梅》诗两首。一首是:“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另一首诗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有雪,与梅并做十分香。”这两首绝妙的诗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C、事物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27、当前,大学生“创业”浪潮滚滚而来,大学生有激情,但往往缺乏对国情的认识;有创业的勇气,却缺乏成熟的创业思想,致使在创业路上屡遭坎坷。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我们在为创业者叫好的同时,也要看到成功的路上还很遥远,社会要关注扶持大学生的创业。从哲学角度来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要坚持创新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B、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创新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8、中共中央指出,要把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促进居民消费,优化居民消费,优化投资结构,制止盲目投资和不合理重复建设,同时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和对外技术交流,加强财政和金融工作,深化各项改革,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观点是
A、人们能改变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也能引起变化 C、外因对事物的变化是必不可少的 D、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29、在工业改组中,要结合各地情况,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导,逐步推开,切忌大哄大嗡,更不能搞“一刀切”,全国一个模样。这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矛盾特殊性与普遍存性是相互联接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成功
30、素有中国汞都之称的黔东铜仁地区贵州汞矿,由于常年过度开采,造成汞资源枯竭,虽几经努力,终于无可奈何走向破产。上述材料反映了以下哲学道理
A、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相统一 C、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1、“发展是第一要务,但不能变成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有的地方不分轻重缓急,不问分工职责,要求所有单位、部门的领导全部出动,其结果必然是不计成本、不讲效率的一头热。”这告诉我们
A 、要抓重点 B 、要正确处理主流和支流的关系 C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D 、要认识到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32、2005年在新疆等地爆发了禽流感。在这场禽流感中,一方面使人们产生对它的恐惧、害怕,但同时也使人们逐渐改变原来的一些生活陋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为了遏制禽流感的蔓延,科研机关加紧研究实验,并加快有关疫苗的研发生产。我们相信在政府、科研单位和民众的努力下,我们将最终清楚认识和防治禽流感,并取得胜利。上述材料说明了
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但总是在扩展、在加深 B、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变的 辨证唯物主义综合测试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