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职业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
(一)年度特征
域互联网学习发展的又一个机遇年。一是在政策层面,围绕互联网学习的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目标(要求更明确、更具体,特色要求更鲜明。《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进20194号)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要求,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20195号)与管理服务全过程;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学校管理方式变革;以“信息技术+”升级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二是在实践层面,数字校园建设等政策成效进一步显现,2019年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互联网教学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基本持平,分别达到3.整体处于“一般”稍偏上水平。62分和3.61分,
传统专业;推进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共建共享,助力教育供给模式升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又一个标志年,也是职业教育领2019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新纪元,
(二)发展状况
标,形成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个问卷①,并开展面向全国的调查,共收到全国3市、自治区、1个省、直辖市的有效问卷4其中教师问卷7学生问卷46953份,50份,6203份。数据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教师互联网学习发展1.
职业教育互联网学习发展评价模型以E增设了反映职业教育的特征指2019年,DM模型为蓝本,
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3.其中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指数为3.互联网学习开展62分,68分,指数为3.互联网学习环境指数为3.66分,50分。
()在互联网学习环境指数上,应用氛围因子指数(高于教学可接入性(和支持23.60分)3.52分)
()教师的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均处于“一般”偏上水平。2职业教育领域教师1019年,
,服务因子指数(表明近年来职业院校在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推广、制度建设、培训上3.39分)有成效,在上网速度、资源可用性和易用性上需待加强。
①
性、应用氛围、支持服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障碍、教学效果、教学动机、教学素养九个二级因子及对应的5学生问6个考察变量;卷包括学习可接入性、应用氛围、支持服务、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障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学习素养九个因子及对应的61个考察变量。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良好。
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均设有互联网学习环境、互联网学习开展、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三个因子。教师问卷包括教学可接入
20/2019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
。这表明教师认为互联网学习能提高学生教学内容因子指数(和教学方式因子指数(3.67分)3.38分)。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等)教师会经常运用互联网备课、组织教学活动;遇到问题能主动寻求帮助,或采取恰当的办法解决问题;认可仿真学习资源在实训上的独特作用,认为通过仿真训练观摩和体验,提升了学生在实体设备上的操作水平。
()在互联网学习开展指数上,教学效果因子指数(和教学障碍因子指数(高于33.88分)3.88分)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这表明教师喜欢开展互联网学习,认识到互联网学习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并且具备网络搜索、信息检索和筛选、资源管理、资源修改和重组的能力,掌握制作和开发网络课程的方法,知道如何用互联网进行有效教学,并能不断总结反思互联网教学的问题。
平进行差异性比较,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教师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指数分别为3.61分、3.73分、整体处于“一般”稍偏上水平。其中,东北最高,西部最低,与23.70分、3.55分,018年职业院校教师基本信息素养综合指数东北最高3.西部最低3.这表明东北和中部教师对互联87分、83分相吻合,网应用的意识与需求高于东部和西部。
()高职教师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指数高于中职教师。在不同任职学校类型的教师中,高职(高6
()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教师互联网学习的意识与需求强烈。对不同地区教师的互联网学习水5
()在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指数上,教学素养因子指数为3.教学动机因子指数为3.475分,55分,
、、专)教师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互联网学习环境指数(互联网学习开展指3.67分)3.56分)数(和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指数(均高于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教师互联网学习发3.71分)3.73分)、、展水平综合指数(互联网学习环境指数(互联网学习开展指数(和互联网学3.45分)3.30分)3.50分)。习者成熟度指数(3.55分)
()教师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各项指数随年龄和教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不同年龄的教师中,互7
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及互联网学习环境、互联网学习开展和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三项发展水平指数均随年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高于225岁以下教师综合指数(3.72分)6~35岁教师(3.66、、、。依据教师年龄对互分)36~45岁教师(3.58分)46~55岁教师(3.56分)56岁以上教师(3.43分)联网学习环境、互联网学习开展和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三个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
在不同教龄的教师中,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及互联网学习环境、互联网学习开展和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三项发展水平指数均随教师教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教龄为4~6年的教师、。年教师(教龄33.56分)4年以上教师(3.47分)
学生互联网学习发展2.
、、综合指数(高于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教龄为2教龄7~23.78分)3.76分)6~33年的教师(3.57分)5
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3.处于“一般”稍偏上水平。其中,互联网学习环境指数为3.61分,64分,互联网学习开展指数为3.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指数为3.60分,58分。
()在互联网学习环境指数上,应用氛围因子指数(高于支持服务因子指数(和23.91分)3.56分)
()学生的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处于“一般”稍偏上水平。2职业教育领域学生1019年,
。这表明最近一个学期中,学习可接入性因子指数(有A经常使用互联3.52分)PP支持的学校课程、
网开展课堂教学的课程、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学习的课程、使用互联网完成课后学习的课程增多,
四、职业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 21
应用氛围渐浓;学生认为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及资源分类组织、资源的可用性等支持服务能够满足学习需要;学生希望再提高网速,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的上网学习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在教室配备更多的智能教学设备(白板、一体机黑板等)
(和学习障碍(等因子指数。这表明学生认为互联网学习符合学习需求,在互联网学3.57分)3.53分)习中获得了有益的学习经验,学会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到其他的事情上;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查找和学习碎片化学习资源(如单独的图片、文章、动画、视频等)及系统性学习资源(如精品课程、公开课,等)可以查找和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信息、企业信息、技术技能信息、能工巧匠信息等,还能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可以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及空间中的各项功能,并能经常与他人进行交流,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够在仿真训练学习中进行观摩和体验;能够通过互联网仿真学习资源进行操作练习,最终学会在实体设备上操作;学生在互联网学习上还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技术困难等问题。
()在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指数上,学习素养因子指数(与学习动机因子指数(43.59分)3.58分)()在互联网学习开展指数上,、学习效果因子指数(高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33.69分)3.58分)
基本持平。这表明学生对互联网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会利用空闲时间通过互联网查找更多与课程相关的学习内容,认识到开展互联网学习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必要性;能够使用恰当的搜索策略搜集需要的信息,能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需要的信息,能对检索到的大量信息进行恰当的分析和评价,知道怎样管理所搜集到的、大量的网络信息,但在制定学习目标、运用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总结互联网学习的问题等方面还需要提升。
、、。这表明东部地区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高于中部(西部(东北(3.64分)3.59分)3.59分)3.59分)的学生对互联网学习的意识和需求稍强于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在互联网学习上更具活力。
()高职学生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高于中职学生。在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中,高职(高6
()东部地区学生互联网学习的意识和需求强烈。在不同地区的学生中,东部地区学生的互联网5
、、专)学生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互联网学习环境指数(互联网学习开展指3.67分)3.69分),数(和互联网学习者成熟度指数(均高于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学生互联网学习3.67分)3.64分)、、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互联网学习环境指数(互联网学习开展指数(和互联网3.61分)3.65分)3.60分)。学习者成熟度指数(3.58分)
(三)问题与趋势
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是多年来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综合反映,处于3~4分的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反映出职业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平台与资源开发应用、师生信息素养等方面取得了扎实的发展成果,互联网学习形态已经具备,但互联网学习环境与应用水平还不够高,要达到“较好”水平以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5将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职业院校网络全覆盖、上网速度更快、网络终端使用更方便等目标的实现,推动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的高水平互联网学习的发展。
()从能开展互联网学习到能很好地开展互联网学习,需要向更高质量发展。2职业教育2019年,
()从具备互联网学习形态到形成完善的互联网学习形态,需要向更高水平发展。2职业1019年,
22/2019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
领域互联网学习环境、互联网学习开展两项指数均超过了3分,达到了“一般”水平,仍存在职业教育平台外的第四个重点要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尤其是能够满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质实训资源供给成为制约职业教育领域互联网学习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5大G与人工智能、、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仿真实训资AIVR和AR等技术与教学场景进一步结合,源,让学生在线上体验生动、真实的学习场景。加大互联网学习开展,实现优质资源全国各地的班班通,才能达到互联网学习的高质量发展。
()从师生能进行到能很好地进行互联网学习,需要加大师生信息素养提升。2不同年龄3019年,
特色资源建设与应用不足、互联网学习地区不均衡等深层次问题。资源是互联网学习除学生、教师、
和教龄教师的各项指数、中职和高职师生的各项指数差异反映出在互联网学习中存在教师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探索、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形成、中高职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整体“三全”目标中重点突出的两个主体,加大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已经得到教育领域的共同认可,并正在付诸行动,这需要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建立互联网思维,自觉、主动地提升自我的信息素养,使教师互联网教学和学生互联网学习成为习惯。
提升等关键问题。教师和学生是互联网学习的两个应用主体,也是《教育信息化2.提出的0行动计划》
相关推荐: